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GDP核算新變化對中國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4-05-25 09:55:20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訊/GDP核算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尺度。但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國內生產總值(GDP)已不能準確反映一國國民財富的真實狀況,一國經濟健康狀況的好壞和發生風險的概率,也並非僅僅體現在經濟增長的速度上。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文章表示,到底如何認識全球GDP核算的新變化,又如何看待全球財富的新標準,對於中國創新改進GDP核算體系,推動中國經濟全面轉型升級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一、對傳統GDP核算局限性的再思考

  文章稱,當前,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明顯滯後於國際新標準,也不符合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近日,國家統計局宣布已制定了修訂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初步計劃和框架,並將R&D、土地流轉收入等計入其中,加快與國際新標準體系的接軌,這意味著中國正在擺脫傳統GDP導向的增長思維,把長期以來無法被傳統GDP核算所識別的無形資產和要素“有形化”、“資本化”,創新經濟發展觀倒逼經濟轉型升級。

  一直以來,在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GDP核算一直占據主導,但GDP核算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一是GDP是流量核算,只能反映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不能反映該國的實際富裕程度(即國家財富存量)。二是GDP核算只反映了最終產出和總收入,未反映為獲得總產出而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沒有考慮生產和消費對自然資源、環境所支付的生態成本和其他外部性,更不能反映增長方式是否可持續以及經濟結構是否優化。三是GDP核算更多關注投資、消費、進出口等需求的變化而忽視了供給結構的變化,特別是不能反映中國人口老齡化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要素結構的變化。四是GDP以產出為核算標準,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容易高估經濟規模和總量,造成“增長幻覺”,同時,重複核算和過剩產能很可能被計入GDP核算中。因此,以GDP為綱的考核體系是導致地方政府間“標尺競爭”,經濟總量虛增的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