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速度與質量再平衡是今年中國經濟政策主題

http://www.CRNTT.com   2015-01-26 19:12:06  


 
  2014年是中國經濟“新常態”元年,是檢驗政府對新常態認識和政策取向的標誌性一年,也是促成新常態適應性預期開始形成的一年。2014年一系列改革和創新舉措的積極效應才剛剛發揮,但因改革釋放的巨大紅利以及創新所蘊含的廣闊增長空間便已充分顯現。未來,在持續深化推進改革創新的大背景下,各級政府和各市場主體改革創新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因此加強。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經濟最“壞”的階段已經過去預期是影響個體決策和宏觀經濟的重要變量。政府將進一步歸位盡責,市撤境將進一步優化,市場主體創新創造創業潛能將進一步激發,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將進一步增強,將為2015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中高速增長注入更多潛力。

  結構性政策主線仍將延續

  文章認為,深刻理解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內在矛盾、發展方向以及本屆政府推進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堅定決心,是政策預判的前提。轉型期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始終較大,需要通過改革點火器推動創新發展新引擎,充分釋放體制機制紅利。這決定了2015年改革攻堅將進一步向縱深發展,“簡政放權”和“微觀放活”措施繼續深化,繼續為廣大中小微企業“鬆綁”和“解渴”,進一步激發社會創新創造創業熱情和經濟活力,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仍是今年政策主線的突出特征。

  2014年“三駕馬車”出現全面減速跡象,尤其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顯著減弱,“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不出現經濟大幅破位下行的“減勢”情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而經濟合理區間底部的 “彈性”大小,主要取決於就業和經濟下行引致的風險承受能力。經濟增速與增長質量效益再平衡仍是2015年經濟政策主題。隨著持續推進改革和鼓勵創新,風險承受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們判斷,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將下調至7%~7.2%區間,其他主要指標也將相應調整。

  “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是為了經濟長期健康發展,而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比較充分就業的增長底線,摒棄一味追求增長數字的定式思維,更加關注和重視民生、經濟與社會和諧,是新常態下必須面對的重大命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仍是今年經濟工作的基本指導方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指出,2015年經濟工作仍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組合。

  從產業周期和政策周期兩個維度判斷,中國房地產業已開始步入長周期的拐點區域,過高的房價已步入整體下行通道,中國房地產業正開啟房價與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速相協調、房地產投資與城鎮化內涵發展相適應的適度增長 “新常態”。基於這個判斷,我們認為今年樓市調整仍將繼續,房地產以及漫長產業鏈對中國經濟產生強大拉動的傳統力量繼續減弱;製造業仍處於產能去化期,製造業投資預計將繼續放緩。我們判斷,“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力度更多體現在強化財政政策的逆周期調控,加強財政政策在轉型升級中的引導作用,減稅增支規模都將增大。具體方面,將加大對科技創新和戰略新興產業的支持;為對衝房地產投資下行壓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投資也將進一步增強;財政赤字率將相應提高。

  貨幣政策方面,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和保證重點領域的資金可得性是當前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2015年貨幣政策在維持 “穩獎之外,更加強調“注重鬆緊適度”,這意味著今年貨幣政策將更加 “主動作為”,流動性管理更為積極。面對新常態下轉型升級特征,貨幣政策仍將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基本取向,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引導資金流向“三農”和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上的積極作用。日前召開的2015年央行貨幣信貸與金融市場工作會議也指出,要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促進信貸結構優化,更加注重堅持問題導向、運用金融市場工具和政策協調。我們判斷,“精准發力”仍是貨幣政策的“刀尖”平衡藝術,通過SLO、SLF、PSL和MLF等創新工具“定向”預調微調、有針對性實施“噴灌”、“滴灌”,對於央行大規模“放水”的預期基本可以消除。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