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松木語中評:大陸崛起 文言文越來越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7-08-29 00:11:55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系主任王松木。(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8月29日電(記者 高易伸)針對課綱文言文刪減爭議,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主任王松木今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文言文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只會越來越重要。學生未來若不想固守台灣,或更想面對廣大華人世界、面向大陸,文言文絕對能成為得體應對、有效說服的交際工具。

  王松木向中評社表示,支持刪減核心古文或加入台灣古典文學的某課審委員觀點,其實跟支持文言文者皆偏重在“文化記憶”層面,但與一般國文老師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所要聯繫的是對台灣的集體記憶,藉由加入“台灣”古典作品淡化、疏遠與中國歷史文化間的記憶連結。至於台灣文學的作品是否夠經典,或真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似乎不是優先考慮的問題。

  王松木,1969年生,台灣高雄湖內人。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文學博士,曾任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教師、現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系主任,學術領域為漢語語言學、聲韻學、訓詁學。

  中評社問,如何看待文言文被刪減的趨勢,這樣的做法是否進行文化“台獨”?

  王松木向中評社表示,未來使用文言文不僅是個趨勢,而且還會更加重要。因為這跟大陸崛起與中華文化復興有關。語文不僅是交際工具,也是個人身份與群體認同的表徵。百年之前中國政治腐敗、國力衰頹,激進知識份子為振衰起弊,將傳統文化視為阻礙進展的包袱,積極推動三大語文現代化運動包括“白話文運動”、“簡字運動”、“國語運動”。當時的民族自信心低落,認為文言文不合時宜,滿口“之乎者也”者也被視為迂腐的負面象徵。

  王松木說,近20年來隨著大陸國際地位轉強,民族自信心翻升,群眾眼光不再一味親羨於歐美強權,透過傳統文化凝聚群體的認同感就是文化復興的第一步。大陸中小學語文教科書改版大幅度增加古典詩文的份量,這是民族自信心強化的必然趨勢。當大陸學生在使用文言文能力大幅提升之際,台灣是否也該跟緊腳步,或讓自己具備同等文言文能力試圖贏得對方的敬重與認同?子曰“不學詩、無以言。”為何《詩經》對於交際如此重要?因為引《詩》立論更能引發士人階層的情感認同。相較今日文言文的功用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我們多熟悉一種書面語言就多增添一份交際能力,活用文言文是不該廢棄的語文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