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疫情正改變世界經濟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5-11 00:05:12  


 
  疫情對世界經濟活動產生了廣泛影響,各經濟體疫情控制速度和效果不一必將導致經濟恢復的時間快慢有別,加之各國自身經濟增長態勢的差異,也將影響各主要經濟體的實力消長變化。中國作為最早被新冠病毒侵害的國家,經過70天的奮戰,成為世界上最早控制住疫情,最快復工復產的國家,對世界經濟的整體恢復將發揮“領頭羊”作用。而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由於防控滯後和蔓延加劇,必將拖累經濟復甦前景。需要強調的是,本次全球經濟“危機”主要表現為主要經濟體因疫情擴散引起經濟活動的驟然“停擺”,是非經濟因素的外部衝擊所致,與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有著本質的區別。經濟活動何時重啟,唯一決定因素是新冠疫情何時得到有效控制。如果短期內(今年年中)疫情控制得力,不排除三季度起全球經濟出現“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因此,我們有理由說,以中國為首新興經濟體的群體性崛起勢頭在疫情過後仍將繼續維持升勢,而西方經濟因“體力虛弱”,又遇“新冠”衝擊,經濟恢復常態的時間可能大大滯後。

  二、急需強化多邊合作

  疫情無國界之分,傳播無種族之別。疫情發生之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籠罩於國際社會,造成國際貿易萎縮,經濟復甦乏力。新冠來襲之後,全球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衰退風險。在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賴不斷加深的今天,無論是應對危機,還是實現增長,單邊主義顯然不可取,衹有各國團結一致,加強多領域國際合作,才能有效抑制疫情蔓延,恢復全球經濟秩序,實現共同繁榮。

  近二十年來,國際分工體系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全球投資貿易格局從傳統的簡單市場分工、產業分工走向價值鏈深度分工。國際分工體系在日趨細化的同時,也更加相輔相成。因此,將本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歸咎於別國貿易政策,鼓吹世界與中國“脫鉤”的逆全球化操作與後疫情時代恢復世界經濟發展的目標背道而馳。國際社會越來越認識到,在大概率到來的全球經濟“寒冬”中,衹有摒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歧視,堅定捍衛全球化和多邊主義,才能達到“抱團取暖”的效果。

  抗擊疫情和應對經濟衝擊,亟須全球層面的協調行動。繼續發揮世界衛生組織、IMF、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常設多邊機構的宣導協調作用,加強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方面的引領作用。推動市場開放,確保全球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和順暢運行,提振世界經濟復甦信心。全球化時代,各國面臨的挑戰是共同的,責任是共同的,命運是共同的。疫情和病毒面前,沒有超然的旁觀者,衹有國際合作的躬行者。新冠肺炎疫情正以殘酷的方式表明,在一個緊密相連的世界裡,加強國際合作是應對全球性危機的唯一選擇。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導致國際市場醫療和防護設備緊缺。“封城鎖國”的防控措施也直接影響了國際物流和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作,特別是對外部環境變化承壓能力較弱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動盪使其難以在維護人口健康與避免經濟癱瘓之間實現平衡,進而引發經濟危機風險持續上升。應對經濟衰退,合作防範新風險亟需強有力的多邊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