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兩岸裂痕、博弈與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20-05-16 00:02:26  


 
  民進黨作為一個追求“台獨”的政黨,最怕也最反對兩岸統一,所以民進黨當局也是目前島內抗拒統一的領頭羊。在挑起兩岸意識形態衝突、製造兩岸民眾感情衝突以及對島內“拒統”情緒煽風點火、引燃“反中仇中”民粹意識等方面,民進黨當局可謂無所不為,無所不用其極。在此基礎上,通過煽動民粹“仇中反中”政治動員,在2020年1月的選舉中蔡英文以817萬張選票獲得連任選舉的勝利。但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民進黨當局及蔡英文目前並未因這一階段性的“成功”而衝昏頭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充分利用島內民粹情緒爆發給民進黨帶來的選票支持和民調數位的高企以及極為有利的島內政治局勢,牢牢掌握島內政治權力;另一方面,民進黨依然牢牢把控著島內民粹情緒流動的主導權,尚未出現民粹情緒綁架民進黨政策,特別是民粹情緒牽著民進黨的鼻子走的局面。

  民進黨追求的是權力、地位,一切操作也是圍繞如何獲得權力、鞏固權力而開展,一切為了權力。這才是民進黨的核心利益。從民進黨的政策歷史看,兩岸關係或兩岸議題也是被用來為民進黨獲取權力、鞏固權力服務的,而不是寧可放棄這些權力地位也要與大陸幹到底,搞飛蛾撲火,以卵擊石,魚死網破。在這一問題上民進黨內相當一部分人尚能保持清醒的認知。也就是說,在兩岸關係問題上,民眾情緒是被民進黨用來利用的,政治精算之下仍會促使民進黨當局維持基本的政策理性。

  在兩岸關係的力量格局中,上述三種顯性力量和兩種隱性力量之間的變化互動大體規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本方向與發展曲線。

  三、近中期兩岸關係前景

  從宏觀上看,中美關係大格局對兩岸關係有著直接而關鍵的影響。在中美關係中的合作與對抗兩大主題中,對抗性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美關係正在陷於一種對抗螺旋。在未來的中長期內,中美合作一面何時超過對抗和鬥爭的這一面,目前尚難確定。這是影響近中期兩岸關係性質與前景的最大外部負面因素。就兩岸小格局而言,民進黨作為一個“台獨”政黨的基本性質決定了民進黨執政期間將以追求兩岸分離為政策主基調,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冒出“台獨”言行刺激兩岸關係。這一小格局意味著未來至少在民進黨執政的4年時間裡,兩岸關係進一步擴大分離、對抗上升會是主基調,而民進黨的任何“台獨”冒險言行均有可能點燃兩岸危機的爆發。從這一角度看,當前兩岸關係的內外環境均非常不利於和平穩定。總體而言,兩岸關係大小環境在近中期難以有轉折性的改變。從兩岸關係的顯性力量博弈結構看,兩岸關係中對抗性博弈的一面會在未來較長時期佔據主導地位。雖然兩岸之間的理性力量和相互依存仍然是維持兩岸關係基本穩定的關鍵力量,但是兩岸之間鬥爭性的上升,危機風險的升高,將會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兩岸關係的顯性特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