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中評論壇:變局下的港台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0-07-20 00:02:22  


李劍諸
 
     李劍諸:美國對港制裁  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

  一如所料,美國對涉港國安立法的反應很激烈,甚至不再視香港為特別關稅區,我相信美国接下來還會有很多動作。以現階段的觀察,美國取消對港特別關稅待遇,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香港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指出,目前香港本土生產並出口到美國市場的貨物,衹佔香港總出口量不到0.1%。事實上,中國大陸強推“港版國安法”之前,已經對美國可能作出何種反應作出深入評估,這個議題在香港也已發酵和消化一段時間了。目前香港的股票、期貨和貨幣市場相對冷靜,未出現大幅波動,也未監測到資金大規模出走。

  名列“紐倫港”,貴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中國大陸逾百分之七十的外資靠香港“泵水機”輸入,但香港金融界同時也牽涉太多美國利益,光在香港設有辦事處的美國跨國公司就有1300多家,持有美國護照常駐香港的人數高達八萬五千。相信美國人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玩法一定有所顧忌。特朗普沒有就推動以上舉措給出時間表和細節,表明它可能也需靜觀其變,然後再決定是否採取更嚴厲的措施。

  最近中美完全脫鉤的說法甚囂塵上。與中國徹底決裂,首先意味著特朗普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之不易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又打水漂。他一直指望美國主要農業州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為自己在今年十一月份的大選鋪路。

  中美決裂和“國安法”在香港實施,信心问题遠超實質影響。今年是基本法頒布30週年,香港也回歸中國23年了,但基本法23條遲遲沒有辦法立法,北京失去耐性,唯有主動出手。中央現時衹是填補香港缺乏國家安全法的真空,但對“一國兩制”的安排卻仍十分堅持。香港是否還是“高度自治”,當然由不得美國“定義”,我最近也寫了一篇文章談“高度自治到底有多高”,其中強調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高度自治不等於完全自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