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美國軟實力緣何快速消退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00:02:43  


 
  四、國富民窮

  按照凱恩斯主義式的政府干預,不僅對扶貧毫無助益,反而加重了貧困。首先,按揭凱恩斯主義導致信貸民主化,但信貸民主化並不能讓貧窮者優先受益,而是讓消費大戶受益良多。其次,政府對抵押貸款的鼓勵措施必定伴隨著稅收的減少,這樣也就減少了政府財政對社會福利項目的支出份額。再次,政府在金融領域推行的新自由主義放鬆規制措施,在弱福利國家中,往往會刺激消費信貸的膨脹,這對貧困家庭的脫貧並沒有幫助。簡言之,與福利國家相比,消費國家的興起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經濟增長,但對於降低經濟不平等沒有幫助。進而,不平等的擴大,又對經濟增長造就了新的不利因素。實際上,福利國家在美國是有的,衹不過與歐洲福利國家相比,美國福利國家規模較小,因而顯得相對孱弱一些。全民健保或全民醫保直到今天都未在美國實現,這恰是美國福利國家孱弱的一種體現。更重要的不是福利國家的規模,而是福利國家的運作方式。美國福利國家常常以稅收優惠的方式來實施,諸多社會福利項目並非由政府財政支出的方式獲得財務支撐,而是通過稅收優惠的方式激勵民眾參與。⑥在社會政策領域,這種福利國家被稱為“隱形福利國家”,其獨特籌資方式被稱為“稅務支出”,而一般的籌資方式則是財政支出。這種獨特的福利國家運作方式導致了私人福利的興起,即美國很多社會福利是通過民間機構(既包括非營利組織也包括營利性組織)來提供,而政府衹是提供稅收優惠而給予了適當的激勵。這樣的福利提供方式與所謂的“公益福利”有別,最大的特色在於不具有普惠性,也不具有公平性,使得窮人收益的比重相對較低。

  涓滴效應又譯作滲漏效應、滴漏效應、滴入論、垂滴說,也稱作“涓滴理論”(又譯作利益均沾論、滲漏理論、滴漏理論),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並不給予貧困階層、弱勢群體或貧困地區特別的優待,而是由優先發展起來的群體或地區通過消費、就業等方面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帶動其發展和富裕,或認為政府財政津貼可經過大企業再陸續流入小企業和消費者之手,從而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涓滴經濟學,常用來形容里根經濟學,因為里根政府執行的經濟政策認為,政府救濟不是救助窮人最好的方法,應該通過經濟增長使總財富增加,最終使窮人受益。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稱徵稅“可能妨礙生意的發展,降低人們投資某些產業的意欲,影響就業。當人們必須交稅,其用作營運的資金會減少甚至用盡”。由此,里根時期的預算總監大衛·斯托克曼認為供應經濟觀點在經濟學中由來已久,而維持自由放任將不但使市場中先富起來的人受惠,也最終使最貧困的一群受惠。由此產生的論點是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必然會惠及全體,包括貧苦大眾。基於這種理論,美國國會不斷降低富裕階層的稅收,而其他階層的繳稅情況則沒有變化。但事實證明,這種誤導性理論不僅沒有使美國經濟持續繁榮,反而影響了經濟增長,最糟糕的是加劇了收入不平等。

  在對美國人價值觀的評價中,勞倫斯·米切爾如此寫到,“在構成我們國家和我們自己的形象中。個人主義占據了讓人驕傲的位置,它的力量淹沒了我們關心他人的道德準則”。同樣,個人主義與內在的角度看待這個國家的社會和經濟問題的根源背道而馳。個人主義一直傾向於把很多社會問題都歸結於個人,比如貧困。⑦

  趨功逐利的思想無法為一個社會提供凝聚力。實際上,根據它推崇競爭的本性,它恰恰是一種反社會凝聚的力量。美國社會基於一種人人為己的觀念之上,⑧人們向來狂熱地追求金錢、地位和聲名,而將諸如友誼、信賴、社區、工藝、富有意義的工作、家庭和精神生活之類的事物置於不顧,但這些事物才是有意義的生活的關鍵因素,也是美國非主流傳統向來宣揚的價值。⑨

  綜上所述,美國的軟實力在快速消退中。這樣的美國還有多大吸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