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深度:胡令遠談中日困境與改善

http://www.CRNTT.com   2022-11-10 00:02:26  


 
  在這種情況下,中日關係的改善難度很大。但事在人為,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美日對中國的崛起陷入了認知誤區,與實際相悖,所以它們採取的對華戰略難以持久,也根本上不可能實現。這種對華戰略的迷失,不僅損害中日美三國人民的根本福祉,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因此改弦更張才是唯一的出路。

  中國的快速崛起不僅對人類歷史的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打破了與世界霸權國家美國和作為近鄰的世界強國日本之間的平衡。直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總量分別居世界前三位的美中日三國,需要客觀、理性地面對已經變化了的世界格局,共同努力,以和平的方式探索三國關係新的平衡點和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造福於三國人民並惠及整個人類社會而不是相反。美日採取的對華零和博弈戰略有悖於此,因此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如前所述,改弦更張才是唯一出路。而中國,也應該在其中發揮引導和塑造作用。

  就中日關係而言,不忘初心,共創未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際,兩國領導人互致賀詞,表達了對未來中日關係的期許。而對中日之間的重大問題,一方面中國對日本政府的涉台錯誤言論進行堅決鬥爭,同時也舉辦中日高級別政治會談,如前述邀請國家安全保障局長秋葉剛男來中國交換意見。兩國還應積極創造條件,為推動領導人互動創造機會。加強交流與溝通,是走出認知誤區的重要前提條件。

  中評社: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中日兩國守望相助,留下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佳話。但近年來中日民間相互好感度一直不高,尤其是日本民間對中國的好感度很低,您認為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胡令遠:這是大家非常關注,也好像是一個非常難以理解的問題。

  日方學者認為,在2014年北京APEC會議之前,中日雙方在北京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已經標誌著中日關係有所改善了。但是我認為中日關係的調整應該是2017年日本出台了一些舉措,特別是2018年中日領導人時隔多年的正式互訪,再到2019年習近平主席赴大阪出席 G20會議,與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達成了十點中日關係未來發展的共識。當時中日關係發展的勢頭不錯,安倍首相也對習主席發出了正式訪問日本的邀請,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的話,可能已經成行了。但2020年疫情突然爆發,中日關係改善的勢頭也隨之戛然而止。其原因究竟何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