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拜登國家安全戰略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3-01-14 00:02:47  


 
  在拜登政府看來,價值觀不僅是緩解美國分裂的“藥方”,也是美國團結盟友和對華戰略競爭的重要工具。在國內,拜登政府試圖用修復民主的方式來彌合國內嚴重的極化現象。正如《戰略》指出“民主是我們的核心……我們期待更多的民主來開闢前進的道路,審視和彌補我們自身的缺點”。拜登政府試圖通過“投資民主”的方式重塑憲法規範,緩解種族矛盾,防止選舉干預,在民主的旗幟下實現各方和解。其次,拜登政府企圖利用價值觀來領導和團結盟友,使盟友主動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與特朗普以貿易戰、脅迫退群等強硬手段“恐嚇”盟友相比,拜登政府試圖塑造價值觀層面上的“敵對他者”來推動盟友主動承擔防務責任,並同樣利用該手段強化美國與盟友在抗疫、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等非傳統安全議題上的合作,從而提升民主國家陣營內部的相互依賴和協作水平。⑨最後,拜登企圖利用價值觀議題挑撥中國與美國盟友之間的關係,推動構建以遏華為目的的價值觀同盟。在《戰略》中,拜登試圖把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塑造為“民主—專制”之間的兩極對抗,促使盟友與美國一道重塑技術、網絡安全和經濟貿易領域的國際規則,構築遏華包圍圈。比如,在涉疆議題上,拜登通過污衊和炒作新疆所謂“強迫勞動”等人權議題,鼓動歐洲盟友在貿易問題上對華發難,使《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被擱置。

  三、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延續性

  儘管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較前任有所調整,但其“美國領導世界”的戰略目標、“內病外治”的危機轉嫁策略、“以實力求安全”的戰略思維並未改變。

  首先,“美國領導世界”的戰略目標沒有變。美國人對美式民主的自信、對“上帝選民”的執著、對商業利益的追求,使“美國領導世界”始終是二戰後美國對外戰略的根本目標。在約瑟夫·奈看來,美國注定領導世界不僅是因為美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硬實力優勢,更是源於美國在生活方式、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等“軟實力”方面的強大引力。⑩由此可見,“美國領導世界”不僅集中在軍事和經濟方面,也體現在意識形態領域,這三者構成了“美國領導世界”的三大支柱——安全、繁榮與自由。即便是明顯帶有孤立主義傾向的特朗普政府也反復強調“美國領導世界”的戰略目標,其《國家安全戰略》中共40餘次提及美國領導的重要性,強調“美國的復興和美國領導的再現推動了世界發展”。⑪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同樣強調“美國領導世界”的必要性。如《戰略》所述:“在世界各地,對美國領導力的需求與以往一樣強烈,沒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能以實力和目標來進行領導。”在具體領域方面,《戰略》強調美國在價值觀引領、經貿機制、軍事實力等各個方面的領導地位。此外,拜登在《戰略》中構想的基於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聯盟絕非平等的聯盟,而是以美國為中心、按與美國關係親疏遠近排列的等級式聯盟。在這個聯盟中,美國處於絕對領導地位,美國與其盟國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