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統一模式選擇及內在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24-07-28 00:02:12  


  中評社香港7月28日電/福建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星和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藝樺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7月號發表專文《中國國家統一模式選擇及內在邏輯》,作者認為:中國的國家統一事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展開,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戰略的協調發展是國家統一模式的重要特徵。與二戰後其他完成統一的國家比較而言,中國的統一屬於“內生型統一”。中國式現代化的快速推進全面重構了國家統一模式的要素結構,從外部環境與兩岸互動結構兩個層面重新塑造了國家統一模式的基本樣貌。兩岸統一的核心是發展問題,中國的國家發展模式可以概括為“發展式統一”。“發展”推動了國家統一量變過程的加速,並越來越多地賦予國家統一模式實質性內涵。文章內容如下:
 
  對中國與二戰後完成統一的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之間的比較研究是為了更好地觀照中國自己的國家統一問題。①中國的國家統一在特定的語境下展開,具有自己的個殊性特徵。中國式現代化快速推進極大地改變了兩岸互動結構。兩岸交流與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不斷擴增,由小規模的人員交流逐步發展為全方位、多層次交流與合作格局,目前正逐步向深層次社會融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的兩岸互動結構根本性改變,開闢出了國家統一模式的理論拓展空間,“發展”對兩岸統一模式的重要影響日益凸顯,“發展式統一”模式的內涵也逐步清晰。這是一種內生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國家統一模式,與二戰後其他幾個已經完成統一的國家相比,中國的國家統一模式從基本邏輯與形成理路上都有根本性差異。

            一、比較視角下國家統一的“模式”及類型歸納

  國家統一模式之“模式”意涵主要指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模式”是為解決國家統一問題而存在,更為重要的是其在具體實踐中已經解決或能夠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可預見的前景;“模式”來源於解決國家統一具體問題時的經驗總結或理論上的邏輯推理,作為方法論,它不是純粹解決具體個別問題的“辦法”,而是對可以解決類似問題“辦法”的抽象。②任何一種模式,都是特殊歷史情境的產物,受特殊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的約束,適用範圍有限。特定模式衹在特定的時間、地域及環境範圍內有效,不同時空條件下的模式借鑒必須以具體模式的適用性甄別為前提。因此這裡討論的國家統一模式形成過程首先是一個實踐性問題。其次,特定國家的統一模式衹反映其統一過程及其與環境的互動邏輯,能為其他國家統一決策提供方法論啟發,但不可簡單套用。姑且不說別的國家的統一模式,即使是已經顯示比較成功的“一國兩制港澳模式”,也不太可能與“一國兩制台灣模式”等同。③從這個角度說,經驗意義上的國家統一模式顯然具有不可複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