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慎言中國經濟已見底

http://www.CRNTT.com   2009-02-24 16:06:24  


現在就說中國經濟已經見底,還需慎重。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訊/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研究人員陳宇峰、鄭景昕今天在《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認爲“中國經濟何時見底?首先應該是房價見底、農民工就業狀況好轉、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保障得以建立的基礎上。在這些條件沒有實質性見好時,侈談中國經濟已經步入複蘇階段,不僅不利於政府借著經濟危機痛下深化改革的決心,而且會讓中國經濟走入誤區。”因此應該“慎言中國經濟已見底”。文章内容如下: 

  導致本輪中國經濟調整的因素并非僅僅只是外需萎縮。單純的需求管理政策可能并不能滿足此次經濟危機的政策調節之需。在房價見底、農民工就業狀況好轉、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保障得以建立等條件沒有實質性見好時,侈談中國經濟已步入複蘇階段,不僅不利於政府借著經濟危機痛下深化改革的決心,而且會讓中國經濟走入誤區。

  來自媒介的一項最新調查說,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即將見底,中國很有可能成為率先脫離經濟危機的國家之一。已經高歌猛進了一個多月的A股市場這張所謂的“經濟晴雨表”似乎也傾向於呼應“經濟即將回春”的觀點。

  這個觀點的依據,主要源於人們對中央政府4萬億的刺激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組合效果即將顯現的複蘇信心。對於4萬億投資計劃,許多經濟學家偏重於相信其對於拉動GDP的功效,而少有探討這裡面存在的可能機理;對於寬鬆的信貸政策,許多經濟學家偏重關於規模的數據,而忽視這些信貸資金的實際去向。由此,建立在這兩條政府政策之上的、關於經濟即將複蘇的觀點,就值得進一步商榷了。

  就在中央政府當初果斷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之時,筆者即撰文提出:導致本輪中國經濟調整的因素并非僅僅只是外需萎縮。單純的需求管理政策可能并不能滿足此次經濟危機的政策調節之需。中小企業發展遇到“制度”瓶頸、房地產市場泡沫、勞資衝突及相應的農民工就業問題等,都在考驗著中國經濟的發展。

  隨著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便成了中國經濟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能否持續增長的瓶頸。此外,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受到來自政府政策、經濟體制的多種或明或隱的歧視,其生存環境遠比一般的國有企業更艱難、更糟糕。而所有這些現實的窘困之態,都亟須政府通過銳意改革,進而建立一套保障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環境”。

  持續的高房價將國民經濟推上了高風險的運行軌道。土地是所有農工商業的重要生產要素。房地產泡沫雖然給一部分企業提供了投資或者說投機的窗口,但無可避免地增加了所有企業的運營管理成本。而且,持續的高房價吸收了銀行的大量資金流入,使得銀行也面臨著資金被“套牢”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在商言商,即使有中央的號令在手,但銀行的“惜貸”、“選擇性貸款”等隱蔽性行為也變得不可避免了。

  在全球化情境下,中國農民工早已成了中國人力資源中走在國際化最前沿的勞動工種,他們的就業難題絕非僅僅依靠中國自身的經濟容量就可以解決的,而與國外經濟形勢息息相關,已成為全球性“市場失靈”在中國最明顯的一個體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