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中央對北京兩會的評估意見

http://www.CRNTT.com   2009-03-13 10:40:30  


   
  (二)情勢分析 

  “兩會”的提案與“兩會”期間的報導,可說是中國大陸政治社會穩定的指標,因此,吾人觀察“兩會”的焦點,應該放在代表反映的各種民生問題上。就目前各種文件與媒體關注來看,這些議題可以通過如下兩個觀察角度進行。首先,根據大陸“中國社科院”,於2008 年底發表的社會藍皮書《2009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根據其抽樣調查結果,中國大陸民眾所最關注憂慮的“社會問題”,依次為“物價上漲”(64%民眾覺得嚴重)、“看病難看病貴”(42%)和“收入差距過大”(28%),第四、五位是“就業失業”(26%)和“住房價格過高”(20%),此次調查結果,往年民眾最為不滿的“貪污腐敗”和“教育收費”已被擠出前五名。 

  其次,一項由《中國經濟週刊》、《人民日報》國內政治部和《人民網》所共同舉辦,針對大陸百姓關注的問題,進行網上的意見調查,作為“兩會”代表的參考。調查之前,主辦單位列出涉及醫療改革、反腐倡廉、安全生產、災後重建、社會保險等20個選項、超過100個具體問題。會議前夕,“網民”投票總數已近40萬張,留言數萬條,聚焦於如下十大問題: 

  第一、反腐倡廉,尤其有效的監督如何達成問題,是否制定法律,要求官員公開財產。 
  第二、醫療改革,所謂“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建議杜絕醫院逐利做法,強化對衛生醫療體系的投入。 
  第三、食品、藥品安全,要求嚴懲食品造假單位及衛生監督部門,改革食品衛生監管體制。 
  第四、收入分配,要求節制壟斷行業,促進區域、城鄉均衡分配,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等。 
  第五、就業問題,要求輔導民工就業,幫助其有序流動,鼓勵並擴大大學生就業機會。 
  第六、環保問題,從“污染搬遷”轉向“污染治理”,加強管理和監督,作為政府官員政績考核的重點。 
  第七、住房問題,縱任開發商炒作,房價過份離譜,中產階級成為房奴、低收入的弱勢群體則無力負擔住房,政府必須進行房市監管並提供住房機會。 
  第八、教育公平,教育機會分配嚴重不均,必須照顧偏遠、農村、民工、弱勢群體,縮小教育機會的落差,保障教育權利的公平。 
  第九、社會保險,擴大社會保險,將農民、民工、弱勢群體納入,公務員也應參加養老保險制度,不能淩駕于百姓之上。 
  第十、司法公正,“執行難、申訴難”,依法治國只停留在口號階段,無法真正落實,必須進行司法體系的改革,方能建立法治“國家”。 

  綜合上述,中國大陸近年的高速增長,雖然締造了經濟發展的記錄,但在整體政社制度上,卻遠遠落後,完全不符現代化“國家”的需要。而且發展過程中,造成種種結構失衡、政社緊張,進入所謂“社會抗議的高發階段”,也因此隱隱然威脅政治穩定。但大陸當局若能針對此次“兩會”期間反映的各種政治社會問題,謹慎加以因應,各有“對症下藥”,這才是維護政權穩定的“長治久安”之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