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述弢:蘇聯解體的一種經濟學詮釋 | |
http://www.CRNTT.com 2010-06-29 12:17:28 |
然而最可怕的,甚至都不是集體化本身,而是相伴相生的“把‘富農’作為一個階級來消滅”。這裡所謂的“富農”,實際上就是新經濟政策期間善於經營、勤勞致富的農民。當時沒收“富農”的土地和財產,將他們連家帶口,流放到北極、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等邊遠地區(流放過程中的種種慘狀暫不贅述)。為什麼要下此狠手呢?因為只要消滅了經濟上獨立的農民,實際上就拔掉了任何民間反抗、尤其是1918年以來那些讓布爾什維克十分惱火的暴動的根子。此外,集體化還解決了令當局感到非常頭痛的交公糧問題。 真正的莊稼把式、種田能手從此斬盡殺絕,而那些對農業生產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則成了集體農莊的當家人。他們只知對上級惟命是從,充當剝奪農民的幫凶,想指靠他們來振興農業,無異於緣木求魚。真正意義上的農民沒有了,代之而起的是集體農莊莊員,他們被剝奪了遷徙、選擇工作和居住地點的自由,被迫在農莊的土地上從事無償勞動,只能靠在分給的一小塊宅旁園地上辛勤耕作,聊補無米之炊。集體農莊莊員實與農奴毫無二致。他們辛辛苦苦一年,連自己全家老小的肚子都填不飽,哪裡還有生產積極性可言?此後蘇聯農業效率低下,就是順理成章的了。農業從此一蹶不振,成為國民經濟中的軟肋。 隨著工業的迅猛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農民逃離農村的情況也日益嚴重。例如1953年,糧食產量僅為戰前1940年水平的104%。而城市人口每年增加幾百萬,國家的糧食採購量卻十幾年原封未動。戰後尚未復興的農業生產正在迅速崩潰,兩三年之內就可能引發實實在在的糧食危機和全國性的饑荒。斯大林去世後上台執政的赫魯曉夫,也曾試圖振興農業,他採取了減輕農民稅負、開墾荒地、大力提倡種植玉米等措施,農業生產一度有了起色。例如1956年,僅墾荒地最集中的東部地區就收獲糧食6300萬噸,全國糧食產量達到了創紀錄的近12500萬噸。但好景不長,1963年更是急劇下降。這一年全國的人均糧食產量為483公斤,甚至低於俄國1913年人均540公斤的水平。無奈之下,只得作出到國外大量採購糧食的決定。為此動用了國家黃金儲備的三分之一。1975年糧食歉收,蘇聯為增加糧食進口,只得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大量舉債,並且動用本國的外匯儲備。曾幾何時,20世紀之初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俄國的繼承者蘇聯,正逐漸淪為最大的糧食淨進口國。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