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糧食供應的巴拿馬運河

http://www.CRNTT.com   2011-01-20 09:13:05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訊/巴拿馬運河把守在全球航運咽喉要道;而壟斷著全球80%的糧食交易四大糧商則是糧食供應的巴拿馬運河。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銀行公司金融部經理陳磊文章認為,這個局面,與糧食產業結構的沙漏型形狀以及WTO框架的自由貿易條件下,各國幹預糧食市場、出口補貼以及進口高額關稅受到很大限制息息相關。

  1985年以來,除了1996年,世界主要糧食作物價格基本上保持穩定。然而,自去年6月俄羅斯因氣候原因宣布出口禁令以來,世界糧價上漲熱潮突然被點燃,不到半年,小麥、玉米和水稻價格分別較上年漲了74%、55%和18%。難怪世人驚呼,糧食危機卷土重來了。

  文章表示,這是資金和預期共同推動的結果,是各糧食出口國急於套現天氣溢價和預期溢價導致的,並不是一次糧食危機。因為即便2010年主要糧食產品減產,據世界糧農組織報告,2010年全球穀物產量預計約為22.39億噸,僅比2009年低1%左右,仍是歷史上的第三高產量。此外,世界糧食庫存充裕。據Globserver預測,由於獨聯體國家輸出小麥的大幅下降以及歐洲、北非的乾旱等原因,2010年小麥產量比2009年降低近4.7個百分點,然而由於小麥飼料消費連續下降,對2011年小麥庫存的預測於是被上調為1.84億公噸。也就是說,消費需求供給的不平衡即使有也很有限,況且是供給略大於需求。

  文章分析,糧食產量和需求處於長期的動態平衡之中,農產品價格的蛛網效應非常顯著。世界穀物理事會的主要農作物供需數據顯示,上次糧食危機期間,世界共有大約1500萬噸小麥的供給缺口,但2008年至2009年,供給則要多出4800多萬噸。可見,2010年的些微減產並不構成價格半年來巨幅波動的原因。行內研判,今次糧價上漲,實際是由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向他國轉移金融危機的虧損所致,關鍵機制就是糧食產業鏈多年來形成的因沙漏型結構而形成的四大巨商對流通領域的壟斷,這是WTO力推貿易自由化引致的世界糧食市場不斷一體化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