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敦義倘能出席博鰲論壇意義重大

http://www.CRNTT.com   2012-02-03 08:43:05  


 
  而吳敦義的與中共領導人會面,就更是比蕭萬長更深一層。這是因為,蕭萬長的身份定位是財經領袖,因而他與胡錦濤在博鰲論壇的會面,就集中在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層面上,而其所推動的“陳江會”,所商談的項目也全是屬於財經範疇。而吳敦義的身份定位,則是財經成分遜於政治及行政成分,其與中共領導人在博鰲論壇的會面,就有可能會在繼續商談財經議題的基礎上,試圖涉及政治議題,並推動兩岸進行政治對話。即使是在馬英九的“總統”任內不接觸兩岸和平協議的議題,在四年後吳敦義有機會實現“更上層樓”之後,或就是進行兩岸政治談判,洽簽兩岸和平協議,結束敵對狀態的最有利時機。因此,吳敦義的“博鰲之行”倘能成行,將會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和未來走向,產生重大的“引路”影響。

  實際上,吳敦義在大學是學習歷史的,因而其歷史感特強。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八日他在香港出席一個兩岸論壇時,就曾妙改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兩岸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惟“反攻大陸”,已成歷史; 

  “解放台灣”,又嫌霸道; 

  一國兩制,或統或獨,都為台海掀波濤。 

  俱往矣,數當前明路,和平最好!

  他在同一論壇中進行演講時還指出,目前沒有統一或者獨立的空間,但數十年後,當兩岸政治經濟發展的情況都達到一定程度時,如果兩情相悅,統一有何不可?只要有利於人類、不流血,任何形式都是可以接受的。他還表示,現在大陸方面很少提到“促統”,但對“獨”深惡痛絕,這可以理解,基本上,他也不贊同搞“台灣獨立”,不必要。因此可以說,他的“統獨觀”比馬英九更為鮮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