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革2.0時代的危與機

http://www.CRNTT.com   2014-04-08 09:16:50  


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不是簡單在原有產業結構下補庫存的恢複性增長,要走出危機必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中評社北京4月8日訊/近年來,許多“預測”爭相出籠,認為中國經濟將開啟新的增長周期。其理由,基於新政府換屆後每每重複的高增長高投資的歷史經驗之談。在十八大釋放平穩增長的信號後,中國經濟將大幅下滑、甚至硬著陸的危言聳聽式“預測”,成為一時之主流。如此糾結於“增長速度”,其目的是推動的第二輪刺激政策,特別是寬鬆的貨幣政策,製造一個前兩年那樣賺快錢的環境。

  經濟觀察報發表中國銀河證券公司董事總經理左小蕾文章認為,國際國內的形勢都在發生變化,尤其是中國已經全面進入改革2.0時代,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和預測,應該換一個思路。不要對國際形勢反應過度,不要刻意推動過高的增長,尊重經濟發展規律,恢復增長與結構調整應該同步進行。長期停留在危機思維和使用危機刺激政策,讓調結構為穩增長讓路,會貽誤調整和改革的時機,也等於拱手放棄後發優勢。

  文章分析,首先,經濟周期理論認為,實體經濟增長有一定的規律,當一些領域有利潤,投資就會蜂擁而至,推動經濟快速增長。大規模投資和快速發展使得主流產業出現飽和,產品庫存增加利潤下降投資減少經濟增長呈現下滑。然後經過產業的調整或者新的產業結構形成,向新產業的投資開始增加,經濟重新恢復增長。

  經濟周期理論指出了經濟周期變化的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增長變化的原因是產業發展規律。產業的初期——成長期——規模擴張期——飽和期,是與增長——繁榮——蕭條——衰退的經濟周期變化相關的。二是,走出危機、進入新一輪周期的經濟增長,是與飽和的產業結構被調整,特別是與新產業結構形成同步。產能過剩——經濟衰退——經濟危機爆發,經濟要走出危機,一方面必須調整已經飽和過剩的產業,在一個新的層次上恢復投資和增長。另一方面要找到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對新的產業結構的投資的增加,經濟才能在新的產業結構上開始新一輪的增長,經濟才能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換句話說,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周期,不是簡單在原有產業結構下的補庫存的恢復性增長。真要走出危機必須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要麼是產業層次的提升,要麼是形成新的產業結構,或者兩者共同成為增長動力。僅“恢復”和釋放過去的過剩產業帶來的增長,並不是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開始,反而可能帶來未來更大的問題。新一輪經濟的增長周期一定與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