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會熱話:精准扶貧標本兼治 助力全面小康

http://www.CRNTT.com   2016-03-12 00:37:33  


 
  精准扶貧還需加強 確保實現全面小康

  在參加湖南代表團的審議時,習近平明確強調:“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過的每個地方都要抓反饋。”“要堅持以民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們就要幫助他們,為他們服務。”當前扶貧脫貧路上障礙不少,難度不小,任務艱巨。如何進一步有效推動精准扶貧?各位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支招。

  “打好扶貧攻堅戰,根本就在於精准,要準確、深刻地把握精准的精神實質,真正把貧困戶識別精准、把產業發展定位精准、把民生托底守護精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說,要繼續按照“資金跟著貧困對象走、貧困對象跟著能人走、能人和貧困對象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精准扶貧發展思路,通過產業的扶持、促進特色產業的發展,把輸血與造血結合起來,把扶貧與扶智有機結合起來,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精准識別”是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鮑義志談論扶貧的高頻詞。他認為,“精准識別”是“精准扶貧”的前提,需要高度重視。鮑義志表示,扶貧工作要做到“四個轉變”:從“瞄准區域”轉變為“瞄准個體”,精准識別到人;從“養懶漢”轉變為“扶真貧”,杜絕粗放式扶貧;從“大水漫灌”轉變為“精准滴灌”,讓扶貧政策落到每一個貧困戶家裡;從“軟任務”轉變為“硬約束”,以激勵約束促扶貧。

  全國政協委員姜昆建議要支持和鼓勵民辦教育機構等社會力量投入人力財力,實施教育精准扶貧,讓更多的貧困學生接受高質量教育,成為家庭幸福的依托和國家發展的棟梁之材。姜昆表示,貧困地區往往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缺乏,貧困家庭也更易忽視孩子的教育,這就造成了一種惡循環。除了政府強化教育投入努力打破這種惡循環外,支持和鼓勵民辦教育機構等社會力量實施教育精准扶貧也應是一個重要手段。

  柯爾克孜族全國政協委員海麗曼認為,精准扶貧重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前期調研工作,找准致貧原因,找到扶貧方法,“精准扶貧之前要非常做好調研,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做完調研以後才知道貧困是什麼層次的問題,針對問題的層次再去應對,這樣就會知道是政策的問題?是不是要調整。還是政策落實不好的問題?找到問題所在,這才是對症的。”

  “國家在‘直過民族’扶持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因部分地區群眾素質低、生產方式落後、生活不會計劃、發展意識和能力不高等客觀條件制約,整體發展水平仍然偏低。”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全國政協委員玉帕新建議,加大財政、金融、行業等各方面投入,突出抓好重點,打好新一輪“直過民族”脫貧開發攻堅戰,確保“直過民族”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