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冠深語中評:粵港澳可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http://www.CRNTT.com   2016-03-23 00:12:01  


蔡冠深認為香港在培養人才、產業化多元化、市場推銷及融資方面佔有優勢,但真正落地去生產製造則深圳、東莞等廣東地區比香港更為出色,因此粵港澳大灣區要強強結合,兩地優勢互補。(中評社 李仕奇攝)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啟動之年,身為香港特區任命的亞太商貿諮詢理事會中國香港代表,蔡冠深對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十三五”計劃建設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認為,切實加強粵港合作是推動香港與內地發展的重要舉措,只有把粵港澳三個省級行政區域通盤考慮,在這個中國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龍頭所在,切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而不是目前這樣在分成三小塊而且全部位於廣東境內的粵港澳自貿區內小打小鬧,才能把粵港澳三地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真正做到強強聯合,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蔡冠深指出,香港、澳門和廣東在經濟發展上具有相當強的互補性,改革開放以來,廣東製造業發展迅速,而香港是廣東最大的外來投資者。經過30多年的發展,廣東現在面臨著產業升級轉型,需要“騰籠換鳥”。香港的經濟發展也早就面臨腹地太小、缺乏實體經濟支撐,承載力不足等瓶頸。
 
  “過去,廣東的工廠是粗放型,面臨著環境污染等問題。現在,廣東也面臨著地價高、人工高等問題,傳統的製造業之路已經走不通。”蔡冠深說,廣東要從傳統的製造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離不開香港的幫助。香港百分之九十八都是服務業,香港的中小企業也是靠服務業所支撐,服務業是香港的強項,廣東可以學習和借鑒香港的優勢。
 
  此外,蔡冠深認為香港在培養人才、產業化多元化、市場推銷及融資方面佔有優勢,但真正落地去生產製造,則深圳、東莞、廣州等廣東地區比香港更為出色。“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突破許多區域和機制上的約束,成為實實在在的利益共同體,才能做到強強結合,優勢互補,互利共贏。”蔡冠深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