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香港反對派狙擊高鐵 幼稚如三嵗童

http://www.CRNTT.com   2010-01-07 10:29:42  


高鉄是造福香港之擧,反對派心中還有民衆嗎?
  中評社香港1月7日訊/“反對派卻出於政治考慮,凡特區政府提出基建和改善民生的施政方案,都要徹底反對,以政治爭拗取代了科學的工程設計,以政治情緒壓倒學術理智。把香港經濟搞衰了,反對派就可擴大鬥爭空間了。 ”《文匯報》今天登出徐紆的文章“反對派狙擊高鐵 專業常識鬧笑話”,對反對派的幼稚行為給予批評。文章內容如下:

  高鐵是造福港人、提升香港競爭力的工程項目,反對派把科學和專業的事情當成政治,胡亂搞局,罔顧香港整體利益。反對派的所謂“專家”,居然“設計”出與世界潮流不同的遠離市區的“低鐵”,暴露其低智、低效益、低專業水平,這必然讓香港的工程界人士和投資界人士當成大笑話。 

  在香港充當反對派,原來可省氣省力,瞎說一頓即可。高鐵方案經特區政府和各界詳細集思廣益、研究、籌備、設計、論證,進行了環評報告,耗時十年,其中可行性報告歷時一年,花了27億元地質勘探、土木工程和機電工程設計、人流、消費的周密調查,形成運作的盈虧數據,動用了以千計專家和技術員。反對派則用幾個人在最後幾個月粗糙地搞一個節省方案,就想把原方案否決,真是最大的便宜!市民質問:工程專業是否應受到尊重? 

  香港進行的高鐵工程,完全眼於提升香港的競爭力,與內地的經濟和市場接軌,把內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引來香港,使香港今後幾十年都處於繁榮的狀態,為香港下一代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反對派卻出於政治考慮,凡特區政府提出基建和改善民生的施政方案,都要徹底反對,以政治爭拗取代了科學的工程設計,以政治情緒壓倒學術理智。把香港經濟搞衰了,反對派就可擴大鬥爭空間了。 

         所謂慳錢方案 純是胡鬧 

  反對派為了宣傳反對政府方案,在工程價格方面弄虛作假,把整個高速鐵路工程造價壓縮至250億,但經土木和工程專家研究,這個造價完全沒有可行性,相當兒戲,和實際的工程操作和經濟投標操作的現實相去十萬八千里。他們以為吹水說完了就算,不必面對投標和施工建設的考驗。藍巴勒海峽的鐵路橋,所有香港的建築公司行政總裁根據香港近五年的橋樑建造標書往績,都認為造價需要35億至45億元左右,反對派說8億元就可以建起來了,標價如此低,將來誰人會投標參建?大橋建起來了安全性如何?反對派連“海港條例”不允許填海和打大型混凝土橋躉也罔顧,竟沒有提出斜拉橋的興建方案,說明了他們在專業上完全外行,這是一個假專業方案,慳錢把工程縮為8億元,真是天方夜譚。 

  反對派還使用了一個偷樑換柱的辦法,說興建一條港島快線鐵路,從西九通往錦上路,只需要70億,可取代五百億的高速鐵路。便宜得離奇。原來他們使用了乾坤大挪移之法,不建高速鐵路,挪用了機場鐵路和東涌線的路軌和運力,將來兩列火車線同走在一軌道上,前車擋住後車,常有停車等候之苦,普通電氣火車最高速才80公里,完全是排斥了高鐵的節省時間的概念。上述原有的兩條鐵路本來都留有未來客流量上升的空間,以滿足將來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兩地旅客交通需要以及大嶼山北部居民增加的交通需要。這樣無償佔用,實際是鵲巢鳩佔,並不能說是節省金錢,將來兩條路線若要擴大客流量,又得另行興建新的鐵路,這兩、三百億元巨大的支出並沒有計算在內。 

  何況,改造上述兩鐵路,不能只計算通向錦上路的路軌工程,也需計算車站月台、訊號系統的投資,反對派又省去了,實際的建費要一百六十億元,而非七十億元。 

  而且,反對派的方案只提及主要工程,並沒有預留其他的一百六十億配套工程(包括邊檢站、交通接駁道路橋樑)的開支,這是施展掩眼法,欺騙港人。 

            別把科學和專業事情政治化 

  更重要的是,反對派的錦上路車站方案需徵更多土地,而徵收更多土地會製造更多菜園村形式的賠償。現在市民都知道,在三個反對黨和憤青的搞局反對拆遷之下,賠償開支達到了天價的地步。香港人說:“如果在菜園村擁有物業、農地、僭建屋,就發達了!”這些都是公帑,屬於七百萬香港人的集體財富,如此浪費揮霍,是否合理?但反對派的方案,完全不提錦上路建車站擴大收地的開支,這明明是一個敗家仔的方案,卻想包裝為慳錢方案,未免不老實,不專業。更重要的是,這個方案實際上花耗六百多億元,卻造出一條假高鐵,只走80公里的A貨,這不是把港人害慘了? 

  反對陣營的所謂“專家”,不去參觀考察法國的高鐵、日本的高鐵、韓國的高鐵、內地的高鐵營運方式,了解起點和終站都是建築在人流密集的市中心,與中程航機競爭乘客,把“機場”放在市區中樞,吸納商務客、外地遊客,為本地的投資、金融、廣告、餐飲、酒店創造高級消費生意,創以百億計的產值。他們只是閉門造車,居然“設計”出與世界潮流不同的遠離市區的“低鐵”——低智、低效益、低專業水平。這必然讓香港的工程界人士和投資界人士當成二十一世紀的大笑話。 

  高鐵是造福港人、提升香港競爭力的工程項目,別把科學和專業的事情當成政治,胡亂搞局,政黨與大叫“我們需要保存原來農村生活方式”,“不建高鐵”的老大媽和苦行僧憤青結盟站在一起阻撓建設。三個政黨的專業幼嫩、政治幼稚表演,不是像三歲小孩扭計的模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