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規避地方債務風險需健全地方財政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10-01-28 08:31:00  


 
  健全地方財政,仍應進一步提高預算的硬約束程度。在地方融資平台構建的過程中,應防止銀行信貸財政化,應該增強地方財政的硬預算約束。銀政信貸合作過程中,政府的責任是什麼,應該明確,銀行和信托機構在資金提供過程中,應注意其中的風險,政府不能承擔“安慰函”之外的擔保責任。重構規範化的政府間財政關係,才能避免地方財政的軟預算約束。否則,代償還能力低的地方政府發債,可以預期的結果是地方將債務還了,中央財政相應增加財政轉移支付。

  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風險需正視,更需區別對待。融資平台的負債形式多樣,但並非所有負債都會形成債務風險,並非所有負債的風險級別都一樣。負債往往有項目自身所對應的資產。這些資產或通過政府劃撥土地,或通過財政撥款,或通過項目融資即負債而形成。依靠負債形成資本金的項目抵禦風險的能力最弱。不同收益水平的融資項目,也意味著不同的風險。收益水平高,風險低;收益水平低甚至沒有收益的項目,就意味著較高的債務風險。地方債務風險不僅僅是平台風險,還有各種各樣的間接負債、隱性負債、或有負債。這些負債的非直接性和非顯性特征,更決定了地方政府應對債務風險的複雜性。

  健全地方財政,應構建相應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應進一步完善政府預算報告體系,編制政府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反映政府經濟活動的相關報表。地方債務風險不僅要看負債,還要看資產。負債不僅要看債務分類結構,還要債務的期限結構。或有負債轉化為直接負債是有條件的,需要找出相應的“條件”,需要測算可能轉化為政府負擔的債務數額。隱性負債也要根據相關條件,如人口老齡化趨勢來加以測算。資產不僅要看資產總規模,而且還要看可變現資產的規模。國有土地事實上的地方所有制,再加上地方所掌握的國有資源和國有經濟,都說明應對地方債務風險,中國地方政府比起世界許多國家的地方政府,更有辦法。

  政府資產負債表應綜合反映資產負債的基本情況,為政府應對債務風險提供基礎決策信息。資產規模大於負債,不見得就沒有風險。現金流量表能夠反映當期政府可直接動用的現金情況,解決相應的流動性問題。應對短期債務風險問題,現金流量表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健全地方財政,還應處理好債務存量與增量的關係問題。存量要整理歸並。增量應盡可能加以嚴格控制,並置於財政部門和人大的監督之下,同時還應協調地方債與中央債的規模,以統籌考慮全國財政風險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