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絡問政需要制度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2-28 10:08:48  


 
  之所以說網絡政治逐漸有了生命力,是因其逐漸有了清晰的角色、穩定的功能和進一步深化的可能。從過去幾年中央及地方政府“與網友交流”的實踐中不難看出,網絡政治可以通過下面幾條渠道發揮作用—— 

  網絡意見可能進入兩會議程。人們早就注意到,一些網友的意見有可能經過媒體的收集被帶入兩會會場,進而得到回應。當然,這些意見可能本來就是媒體所關注的,但網友的發言或者投票令媒體的提問可以冠上“網絡民意”的頭銜,此頭銜目前極具合法性。比媒體提問更為有效的渠道、真正能夠進入政治程序的方式是,網絡言論通過論壇及其線下組織交與兩會代表或委員,甚至直接成為議案提案;會場內的議案提案配合會場外的媒體言論,其主張就有可能影響權力機構。“肝膽相照”論壇去年就已經取得了這樣的成就。 

  就具體事件,網絡可以成為一個調查民意、匯集民智的平台。只要政府有意,“民意”——雖然不那麼科學準確但已是目前能夠獲得的最接近真實的“民意”,在網絡背後時刻準備著。值得樂觀的是,伴隨網絡輿論及其線下行動的展開,網絡已經具有了虛擬社會組織的性質。這意味著,網絡上呈現的“民意”,將有可能更深思熟慮、更有專業性和代表性;這同時也意味著,網絡力量將越來越成為政府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反過來講,政府主動找網友交流、徵求網友意見的動力也就越來越強。這點在地方政府那里可能更為明顯——民主政治總是地方性的。廣州市就垃圾處理問題征集網民意見,或者廣東省要求相關政府部門對網友集中反映的問題必須有交代,這些都證明網絡力量已經從體制外進入體制內,以一種高調合法的方式參與到地方政治中來。 

  網絡政治還有一個聽起來不太重要實際上也許很重要的功能:政府領導人通過接受網絡問政,直接對民眾做出承諾,這一承諾或許不足以約束政府行為,但在很大程度上撫慰了民意,加深了政府和民眾之間的情感關係。 

  從目前狀況看,網絡政治的第三個功能可能仍然是主要的。人們當然希望,網絡政治的前兩個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人們當然還希望,網絡政治具備更多功能,成為更有力量、更為制度化的民眾參政形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