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國民營經濟的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0-04-03 11:34:22  


新望在燕山大講堂講演“民營經濟的危機”。
  中評社北京4月3日訊/騰訊網今載經濟學博士、經濟觀察報研究院院長新望日前在騰訊評論舉辦的燕山大講堂的講演“民營經濟的危機”,新望指出,如果說中國經濟存在危機,那麼就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危機……詳細內容如下:

嘉賓精彩觀點——

  進行國有企業改革的理論基礎一直都不足。當時為什麼要改,是國有企業實在辦不下去了,拖垮了財政。沒有辦法當時才進行放小、改制。為了國有企業脫困,想出了一個理論叫”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改造”,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從一些競爭性領域中退出,然後把國有企業的職能定位在公共財政上,俗稱”國退民進”。

  入世以後,對於民營資本放開了很多領域。但有很多的領域,從政策上看是放開的,實際上進不去。這個被人稱為“玻璃門”“彈簧門”,還有“玻璃頂”。有很多無形的障礙,從行業上看放你進去了,但是沒有其它的配套政策。或者某一個產業的某一個階段放開了,但是產業的上下游沒有放開,進去了也會逼迫你出來。

  美國是充分利用國內消費市場,把消費市場做起來,然後依靠它的技術驅動、消費拉動,這種經濟是一種大國經濟,而靠出口驅動和投資驅動的這樣的經濟是一個小國經濟,是不可持續的經濟,尤其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講。

  我們從上個世紀90代就講啓動消費,為什麼這些年啓而不動?原因就在於民營經濟不發達,民營經濟不發達,就業不充分,城市化程度不高,老百姓收入不高,第三產業搞不上去,只有依賴出口,依賴出口最後就讓外國人賺錢,我們賺了一大筆美元,結果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我們的外匯就這麼消失掉一些。所以,中國要走向一個大國的經濟,應該發展民營經濟。

  國進民退的五大後果:第一國民福利的損失,第二是市場經濟的秩序無法建立;第三是結構調整永無可能,第四收入分配嚴重不公。如果說國有企業進一步地擴張,國進民退,那麼中國還會出現其它社會問題。當然,這其中也孕育了另一種可能。

新望講演:

  今天講的題目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危機。去年有一個很熱的詞:國進民退。可到了今年突然不怎麼熱了,不怎麼提這個事了。尤其是在這次兩會上,不像去年下半年那麼熱。關於國進民退的話題,很多代表的發言、很多代表的提案,都從另外的角度或者換了一種說法,提出了這個問題,提出了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困境和危機。如果說中國經濟存在危機,那麼就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危機,今天就這個題目與大家交流一下。

  我講四個問題,一個就是有沒有國進民退,是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第二,講國進民退形成的過程和它的原因;第三,講中國是大國經濟還是小國經濟,民營經濟的發展,國進民退或者國退民進決定著中國是兩種經濟發展的模式;第四,講國進民退或者民營經濟遇到發展的困境時,會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有沒有“國進民退”,是“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