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不“破產”的地方政府會造成更大窟窿

http://www.CRNTT.com   2010-06-28 10:13:04  


 
新聞鏈接: 審計署首次警示地方政府債務 負債近2.8萬億元

   來源:北京日報 2010年06月24日07:33

  去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增119.8%

  ●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民生支出共計7422.56億元,比上年增31.7%

  ●地方政府債務達近2.8萬億元暗藏財政風險

  ●473人在審計中“落馬”

  本報訊(記者塗露芳)大舉增加投資刺激經濟復甦的2009年,財政收支及資金流向備受關注。昨天,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0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報告顯示,去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增長119.8%,其中民生投資增長31.7%。不過,審計署首次警示,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較大,須防範金融風險向財政轉移。

  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中心,審計署加強了對重大政策執行情況、重大投資項目和重點民生資金的跟蹤審計。經審計,2009年,中央財政收入35915.71億元,完成預算的100.2%,從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505億元,中央財政使用的收入36420.71億元;支出43819.58億元,完成預算的99.9%;赤字7500億元,與預算持平;國債餘額60237.68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年度預算限額內。

  為迅速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去年中央政府綜合運用預算、國債、稅收和信貸等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了宏觀調控。中央政府公共投資比上年增長119.8%,中央財政安排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等補貼支出320億元,通過結構性減稅等減輕了企業和居民的負擔,有力推動了經濟回升向好。

  去年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傾斜。中央財政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共計7422.56億元,比上年增長31.7%;用於“三農”的支出比上年增長21.8%,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民增收;從一般預算、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安排1318.25億元,加快推進了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面,中央財政用於科技、環保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的支出分別比上年增長30%、10.7%和38.7%。

  對地方財政和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審計結果表明,審計調查地區的政府性債務有96%用於交通運輸、市政建設等公益性項目,促進了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但地方財政和政府性債務管理還不夠嚴格和規範,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形成時間長,總體規模大,歷史遺留債務負擔仍比較重。

  地方政府債務中,地方融資平台公司的政府性債務平均占一半以上。審計調查的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截至2009年底,政府性債務餘額合計2.79萬億元。其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債務餘額為1.75萬億元,占62.72%;當年新增1.04萬億元,占37.28%。在這些新增債務中,僅有8.92%用於中央擴內需新增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還有相當部分用於建設2008年前已開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

  這些地區共有各級融資平台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債務餘額分別占省、市、縣級政府性債務總額的44.07%、71.36%和78.05%,餘額共計1.45萬億元。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較大,存在一定的債務風險。從債務餘額與當年可用財力的比率看,省、市級和西部地區債務風險較為集中,有7個省、10個市和14個縣超過100%,最高的達364.77%。

  審計署建議,應進一步強化對地方財政的管理,健全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增量債務,防範金融風險向財政轉移。應清理整合現有融資平台公司,加強地方政府對融資平台公司債務的集中統一管理,規範融資平台公司的設立、經營和籌資行為。

  本次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發現的問題,各部門各單位認真整改,迄今已追繳或歸還資金941.16億元,挽回或避免損失53.38億元,有790多人被追究責任。同時審計署上報國務院或直接向有關部門移送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線索104起,涉案人員473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