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政府收入全球第二難掩財政窘境

http://www.CRNTT.com   2010-06-29 09:00:15  


 
周雲:八萬億財政收入給公眾帶來什麼

2010年06月28日08:16 珠江晚報
 
  據報道,2010年,中國的財政收入有望達到8萬億,屆時將成為全球第二大財政收入經濟體,僅次於美國。(見本報今日11版)

  老實說,公眾對GDP與財政收入超英趕美並沒多大興趣。大家關心的,是這八萬億該怎麼使用。

  然而,長期以來,政府全權支配著財政支出,不容他人置喙。在理想狀態下(今天我們姑且不討論高得驚人的行政成本),財政支出無非是兩個方向,一是生產,二是民生。而我們的傳統是“高積累、低消費”,如今,這種模式越來越走向極端,老百姓的生活被壓制到一個極低的水平上,國民福利的犧牲實在是太大了。

  改革開放,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上述模式的糾偏,但歷史的慣性如此強大,在GDP繼續高速發展,政府財政收入迅速增長近30年後,在綜合國力已經能夠充分保障中國的國家安全的時候,民生問題卻依然是一個嚴峻的問題。也就是說,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長並沒有有效地改善國民福利,相反地,在某些方面甚至損害了國民福利。老百姓上不起學了,看不起病了,退休生活沒有保障了,生活在江南水鄉的人竟然沒水喝了,電、氣、水都要漲價了。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長與國民福祉的提高不成比例。如果說以前老百姓尚能理解自己在個人福利方面的犧牲是為了國家富強的話,現在就不得不問一下:GDP和財政收入增長究竟給公眾帶來了什麼?

  錢確實是個好東西,投到生產方面,就能促進生產,投到民生方面,就能改善民生。孰重孰輕?這是個困難的問題。不過現在應該明確的是:當務之急不是去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確定由誰來回答這個問題。決定八萬億財政收入去向的,不應該僅僅是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公眾應該有話事權。財政支出是更加偏重於生產,還是更偏重於民生,只要是公眾作主,其實不是問題。我們相信,依公眾的智慧,能夠作出合理的答案。

  這其實本來應該就是公眾的權利。因為GDP和財政收入終究不是政府和政府官員紙上談兵得來的,而是人民辛勤勞動創造的,所以人民有權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財富,有權選擇經濟發展的模式,有權制止片面追求GDP和財政收入帶來的危害。時下,公眾對中國高財政收入表現冷淡與懷疑的態度,其實是希望經濟發展採用更為合理的方式,生產和民生達到平衡,經濟發展帶來的利益得到更為合理的分配,在經濟發展不斷提高綜合國力的同時,也能夠不斷改善國民福利。

  因此,政府不必急著為八萬億財政收入慶功,一些地方政府也不要因為超過了幾條小龍而沾沾自喜。國家真正的強大,並不在於GDP、財政收入那幾個數字,而是在於人民的幸福。因此如何在制度設計上下功夫,還權於民,財政支出讓公眾作主,才是最為緊要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