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台灣北二都 美麗與哀愁

http://www.CRNTT.com   2010-10-21 00:52:10  


 
  台北市政治板塊的形成

  就因淡水河有“防人”的作用,所以才會在城市的發展中形成兩大都會。特別是從移民的角度來看,這個現象應該更為清楚。

  以台北市的移民為例,台北市的移民主要有三波:第一波是從清朝開始,主要是“唐山過台灣”的先民,他們聚集在淡水河的右岸,從大稻埕到艋舺都有他們的足跡存在,所以早期的淡水河應該是一條“母親之河”,孕育著台北市子民的成長與發展,他們也依靠淡水河而過活。

  1949年國民黨從大陸大撤退,又帶來第二波的大陸移民,這一波的移民以軍公教菁英階層為主,他們沒有進入淡水河周邊的先民聚集區,而是以現在“總統府”周邊輻射出去,主要的有現在的中正區和大安區,這兩區被稱為台北市的文教區,也是台北市最精華、最藍的板塊,台北市民買不起這裡的房子,綠營政治人物想在這裡取勝更不容易。

  第三波的移民,則是以台北市的東區為主,這是1960年代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許多中南部的菁英轉移到台北市發展,他們不願住到淡水河邊的舊社區,也無法在文教區佔有一席之地,只能以當時還是遍地稻田的東區作為聚集地,所以台北市的東區是蓋最多舊式“公寓”的地區,“公寓”的意思當然是賣給外來客的族群,三房兩廳的格局,也是滿足移民小家庭之所需,這幾年隨著商業向東區發展,東區變成是台北市最有價值的地帶,“台北101”大樓,就位於東區的信義計劃區內。

  這三波的移民,也讓台北市的選民有特殊的政治傾向。第一波的移民普遍被稱為“本省人”,他們早期願意“唐山過台灣”,主要是為求生存而來,所以可以把他們看成是一種“社會移民”,他們以說閩南話為主,政治傾向比較偏綠,我在中國評論月刊今年5月號所寫的那篇“在艋舺看民進黨的顛覆性格”文章,就是以這裡為背景所做的論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