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蘇浙皖節能惠民造假 所有廠家均虛報 | |
http://www.CRNTT.com 2010-12-15 14:55:21 |
“這不是一家兩家的問題,也不是浙江省一個地方的問題,有這樣的利益驅使,就會有這樣的行為。有的時候也很難判斷到底是企業造假還是經銷商造假,或者他們之間達成了什麼樣的默契。”張卉說,“所以說政策在制定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如何更規範,怎麼樣調整才能避免負面影響。補助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兌現比較好,監管和核查應該有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涉及金額這麼大的補貼,不能隨意更改,也不能不尊重市場規律。” 在今年7月底,發改委又“給了一次機會”讓各企業複核,重新提交數據。而溫州月兔在第二批次的抽查中並沒有重新提交數據,這導致他們在第二批次的抽查中顯得問題尤其嚴重。在家電專家劉步塵看來,這次“複核”相當於某種程度上對造假的默許,並且再一次刺激了企業進行新一輪的造假。 萬邦會計師事務所負責核查的組長黃英芳告訴本刊記者,在他們調查的過程中,所有的經銷商都意見很大,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因為“合同早就簽好了,價格也定了”,政策變來變去對他們影響很大。而調查中虛報信息的主要部分,就是大量已經申請補貼的空調都還囤積在經銷商那裡,沒有按照要求安裝到戶。 本刊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企業與經銷商之間對造假騙補是有一定默契的,比如美的和志高,很早就要求經銷商提供大面額的發票給他們做帳。發票開出之後,再來作廢⋯⋯ 有些經銷商上報數據甚至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銷售額。如美的在合肥的一家經銷商,2009年全年的營業額才309萬元,但上報“節能惠民”的空調銷售額就達2000多萬元。 無所不用的造假手段 空調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突擊”做假賬和製造障礙對付檢查的手段各異,有些甚至形成了一整套操作模式。 比如說,企業利用員工的身份虛報信息。在浙江省第一批核查的時候,序列號145717—145771的用戶任某、序列號64231—64286的用戶何某、序列號64287—64477的用戶何某,經查證均為廣東志高的員工,並且表示從未購買過空調或者從未購買過這麼多空調。 還比如在舊的空調機上貼上新的能耗標簽、序列號,既欺騙消費者也蒙混檢查。這在第一批次的檢查中一共發現了424台。檢查人員在現場的檢查中雖然證實有安裝空調,但仔細查看內機之後,發現該部分空調能耗標簽以及高效節能標簽均有重新貼過的痕跡,且側面型號標簽及序列號為重複覆蓋粘貼。查看外機之後發現生產日期為2008年,型號與空調內機上所標示的也完全不同。 經銷商也會動用自己的名義、親戚的名義來虛報銷售數量。在對這些數據的調查中,核查人員甚至會動用一些非常手段,才能攻破防守,獲取真實信息。 比如說,浙江金華地區的美的品牌共計13785台,所留的用戶電話均為紹興地區的電話。核查人員電話聯繫時,對方均表示人在外地,無法配合。其中有1250台,資料顯示安裝在義烏福田一區,用戶為陳某。核查人員到現場查看時發現,義烏福田一區安裝的全是中央空調,根本沒有安裝台式空調。隨後,調查人員假扮消費者打電話,證實這些“用戶”實際上是經銷商。 “無法確認”的信息裡,也有許多非正常的情況,諸如,從用戶姓名,到電話,到安裝地址,每一欄信息都互相無法對應的情況屢見不鮮。難以判斷是信息登記的時候有誤還是故意填錯。還有一些根據電話歸屬地和詳細地址判斷似乎不在檢查的所在地,真假難分。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