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物價上升成因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1-03-11 08:44:31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訊/去年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3%,但物價水平的上升已成為影響宏觀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張前榮文章分析,這一輪物價上漲的成因是什麼,對策又何在?

  近期物價上升成因的結構分析

  文章稱,食品和居住價格上漲是推動CPI上漲的外在表現形勢。2000年以來,中國經歷了四輪周期性的物價波動。

  第一輪從2000年1月至2002年4月,CPI由-0.2%上升到1.7%,上升階段持續17個月;第二輪從2002年4月至2004年7月,CPI由-1.3%上漲至5.2%,上漲階段持續28個月;第三輪從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CPI由1.2%上升至8.5%,上升階段持續25個月;第四輪從2009年8月至今,目前正在經歷第四輪波動的上升階段,已持續15個月。

  從結構看,每次CPI出現持續大幅度上漲,均是由食品價格大幅度上漲拉動的。在2010年CPI同比上漲3.3%中,食品拉動CPI上漲2.42個百分點,占同期CPI漲幅的73.4%,居住拉動CPI上漲0.61個百分點,占同期CPI漲幅的18.4%,食品和居住對CPI的拉動占CPI漲幅的91.8%,表現為明顯的結構性上漲特征。

  2011年八大類商品的權數經過調整後,食品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居住所占的比重有所升高。2011年1月份,CPI上漲4.9%,食品拉動CPI上漲3.46個百分點,占CPI漲幅比重的70.6%,居住拉動CPI上漲0.92個百分點,占同期CPI漲幅比重的18.8%,食品和居住對CPI的拉動占同期CPI漲幅的89.4%。

  成本、供求關係和貨幣是推動中國食品價格周期性上漲的內在因素。中國食品價格的上漲具有明顯的成本推動型特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中國農產品生產價格同比上漲10.9%,特別是糧食生產價格漲幅高於農產品生產價格漲幅,達到13.3%。而居民消費中的食品價格上漲7.2%,低於農產品生產價格。因此,農產品生產價格的上漲部分要農民自行消化,嚴重影響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