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幣國際化需要重點考慮四大約束

http://www.CRNTT.com   2011-05-20 08:19:16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從2008年至今,中國已與11個國家及地區分別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合計8342億元人民幣。證券時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正在改變全球的貨幣格局。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絕不是單兵突進,它受到經濟發展模式和結構約束,央行政策獨立性約束,金融市場條件約束,人民幣資金跨境循環機制約束。人民幣國際化所需的系統建設任重而道遠。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

  文章指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正在改變全球的貨幣格局。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央行開展貨幣互換、重新啓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促進境外人民幣交易以及推進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今,中國已與11個國家及地區分別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合計8342億元人民幣。而近期,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面向美國客戶開放人民幣交易,世行首次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跨境貿易結算全國試水以及中日韓商討決定用本國貨幣實現雙邊貿易結算等一系列戰略舉措,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加速。

  人民幣國際化即是人民幣流通突破中國國界,在世界其他國家充當一般等價物,在國際支付中擴大其使用範圍和數量,在主要外匯市場能够擴大其交易量的過程。從自由貨幣到國家貨幣,再到國際貨幣,其演變過程也是政府信用對貨幣形式的職能支撑作用的強化,而這種支撑作用取決於一系列的條件。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將如何全面推進,需要理清思路。人民幣國際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它與一國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增長模式、金融系統的成熟性、微觀市場的基礎條件等息息相關,人民幣國際化加速也必須考慮到各類約束和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