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全球經濟大視角看中國政策微調

http://www.CRNTT.com   2011-10-30 09:08:30  


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結構對比表明,中國貨幣政策的調整勢在必行。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訊/從全球視角審視中國經濟金融之現狀和未來,中國高層傳遞出的貨幣政策變化信息,“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這八個字可以得到更進一步的解讀:因“危”而“調”,謂之“適時”;“調”則必“微”,謂之“適度”。上海證券報發表金融學博士、宏觀經濟分析師程實文章表示,自從中央銀行誕生以來,其政策菜單上的兩大主項就是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雖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政策制定者總是力求在兩者間尋求趨勢的平衡,每次政策調整,往往總是對應著“蹺蹺板”兩端的失衡。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從全球看中國,一邊是增長動力的相對減弱,另一邊則是通脹中樞的長期上移,微調則是兩相權衡之下順勢而為的理性選擇。

  文章分析,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結構對比表明,中國貨幣政策的調整勢在必行。

  具體而言,說全球經濟“大衰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大停滯”似已難以避免。在經歷了今年夏季的劇烈惡化之後,歐洲債務危機在本月稍稍停歇,德法在援助希臘方面的積極表現讓市場情緒有所平複。由於預期在此前過於悲觀,一系列新公布數據也陸續呈現出“超預期”特征,例如前天公布的5.7%的美國新屋銷售環比增幅和1.7%的核心耐用品訂單環比增幅,都明顯優於預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段時間經濟形勢改善僅僅是短期現象,債務危機的風暴在稍作停歇之後恐將繼續肆虐。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數據估算,明年,全球公共債務預估值將為59.025萬億美元,較今年增長5.92%,較本世紀初增長169.53%。而經過連續幾年的危機,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在水平已有所下降。著名經濟學家羅格夫研究了44個國家200年的債務歷史,得出的結論顯示,當負債率從60%至90%區間上升至90%以上區間,全球經濟增長水平將從2.5%降至-0.2%,自2008年到明年,全球負債率恐將上升1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全球經濟潛在增長水平可能已受到一個百分點左右的債務危機衝擊。

  中國經濟的相對表現更加不容樂觀。從現狀看,中國經濟增長與發達國家呈現出短期錯配現象。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1%,低於前一個季度的9.5%;而同期美國GDP季環比增長年率則有望超過2%,較前個季度明顯回升,日本經濟也有望實現由負轉正,只有深陷債務危機核心的歐元區依舊積弱不振。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力度的相對變化恐將弱於其他主要國家。據IMF最新預測,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預估值為9.0%,較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同為金磚國家的印度、巴西和俄羅斯同期增長率預估值下降幅度則僅為0.3、0.2和0.2個百分點,歐元區增長率預估值下降幅度也同為0.5個百分點,美國和日本則甚至有望邂逅增長力度的小幅改善。再從風險構成看,中國經濟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高速發展後,追趕已初顯疲憊,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壓力不斷加大。《華爾街日報》有篇文章甚至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一些令人不安的跡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