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從總理答問看政府如何贏得信任

http://www.CRNTT.com   2012-03-16 08:34:13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訊/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隨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記者會歷時3小時,總理回答了中外記者若幹問題,並表示今年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人民需要政府的冷靜、果敢和誠信;政府需要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幫助。

  廣州日報發表評論員李龍文章表示,回顧整個記者會,總理態度真誠,理性回應了諸多公眾關切的熱點問題,並表示自己“將在最後一年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永遠和人民在一起”。而在一些問題上,總理也絲毫不回避本屆政府及其個人在工作中的不足,並誠懇地“對任職期間中國經濟和社會所發生的問題感到歉疚”,這種真誠面對自己工作的不足,坦誠面對公眾的態度,讓人感覺心里暖洋洋的。

  文章認為,只有真誠面對不足,並直面公眾的質疑和監督,不回避,不掩藏,才能樹立誠信的形象。也只有一個誠信的政府,才能換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換言之,政府必須率先樹立誠信,然後才能談社會誠信。以此而言,“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交關於“給公民建道德檔案”的提案,就顯得很離譜,首先把自己置於一個道德高地,再來要求公眾守信,顯然顛倒了誠信主體的輕重主次關係,遭到輿論質疑也就不難理解。

  在記者會上,總理以理性的回答,解釋了政府如何樹立誠信、從而獲得人民信任的問題。如在談到網絡“拍磚”時,總理直言群眾批評值得政府深思,還透露說“甚至考慮把一些經常批評政府的代表人士請到中南海,面對面地聽取他們的意見。”這種開放的態度,對於增進政府與民間的良性互動,無疑將起到顯著的作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借助這種溝通機制,必將有助於形成公眾與政府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以樓市調控為例,總理坦言:調控措施接連出台,但為什麼調控不見成效?群眾也在責怪說房價越調越高。表面上看,群眾是在抱怨房價越調越高,但背後透露的其實是對樓市“空調”政策的不滿。樓市調控本意是要遏制房價上漲,但“越調越高”的現狀難免讓公眾對調控的效果產生懷疑,最終損害的還是政府的公信力。因而,總理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調控不能放鬆。這實際上是強調兌現對百姓的承諾來維護政府誠信。

  文章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誠信缺失等諸多問題也凸顯出來。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總理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必須靠改革,而且這種改革必須是“頂層設計”,需要“人民的覺醒、支持和創造精神”。說白了,也就是創造條件讓人民廣泛參與政府公共事務的決策與監督,確保政府誠信。政府守信了,自然會獲得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