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換個視角看待財政收入“負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2-04-02 08:39:58  


 
  近年來,政府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17.5%上升到2003年的20.2%,而居民所占比重則由1998年的68.1%下降到2003年的64.8%。現在,因減稅而帶來的財政收入負增長,不僅有利於提高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徹底扭轉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失衡,而且也能為實現最近中央經濟會議所提出的“保增長、擴內需”的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與此同時,也能矯正政府在行政支出上的與民爭利。統計表明,中國行政管理支出從1986年的220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6512億元,20年間增長30倍,年均增長率19.5%;同期,財政支出增長15倍,年均增長率15.4%,中國成為世界上行政成本較高的國家。

  整個財政收入猶如一個蛋糕,如果政府自身切下來的多,那麼,用在老百姓身上的錢自然就少。如果利用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的時機,“強迫”政府嚴格控制行政成本,就能終結政府在行政支出上與民爭利的現象。

  更為重要的是,也能倒逼政府考慮經濟結構轉型。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內需消費長期以來難以真正提振,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外貿出口不可持續,比如,今年前兩個月,深圳進出口總額為562.89億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出口327億美元,同比下降6.0%,這些情況的存在,無疑正倒逼中國進行經濟結構轉型探索。至於經濟結構如何轉型,不僅考驗著企業家的智慧和應變能力,也是國家和各級政府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