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知識產權爭端 不僅是打保衛戰

http://www.CRNTT.com   2012-05-06 09:16:27  


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很可能成為中美貿易爭端的焦點議題
  中評社北京5月6日訊/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5月3日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經濟對話開幕式上致辭時提到,上輪對話以來,中方在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行為、保護知識產權、推進軟件正版化、擴大進口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作為美國經濟霸權體系的體現,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很可能成為中美貿易爭端的焦點議題。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成為新焦點是必然趨勢。一直以來,“中國製造”都是“低端”的代名詞。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出口的產品大多數是技術含量低、單價低、附加值低的“三低”產品,但我們同時卻大量進口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和高價格的“三高”產品。從另一個方面看,部分“中國製造”已經開啟了向中高端邁進的步伐,中國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開始提升。根據統計數據,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間,高技術產品在中國貨物出口貿易額中的比重由14.9%提高到31.4%,而技術含量普遍較高的機電產品所占比重則由42.3%提高到59.3%。

  文章分析,中美貿易摩擦加劇跟中美貿易額的上升是成正比的。而產業開始走向升級的中國企業,也正面臨著日益升級的貿易摩擦,這些貿易摩擦,正從原來的中低端製造領域,上升到中高端製造領域。數據表明,2011年中美雙方貿易額突破4000億美元。伴隨雙方貿易往來接觸面的增大,摩擦之事自然有增無減。近期,美國發起“337調查”就涉及中國13家企業,涉及的產品已開始瞄准照相手機、平板電腦、激光打印耗材等領域。4月11日,美國超導公司向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遞交申訴,指控曾經的客戶中國華銳風電竊取其知識產權。此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2011年遭受 “337調查”案件中,九成以上涉及專利和知識產權。

  美國擁有最強大的科研開發能力,高新技術方面的創新、軟件方面的開發層出不窮。美國知識產權對GDP和經濟增長的貢獻之大,遠遠超出中國。以美國版權為例,近幾年,美國版權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四分之一,對GDP的貢獻也超過10%。為了防止發展中國家低成本複制、模仿或吸收其技術,為了保持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地位,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就將大力推行知識產權保護納入其國家戰略。多年來,美國憑借其最成功的知識產權戰略、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嚴格的保護和救濟程序,不斷鞏固和加強知識產權優勢,其知識產權制度在保持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霸主地位立下汗馬功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