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外向型經濟正在過大關

http://www.CRNTT.com   2012-06-01 08:29:17  


  中評社北京6月1日訊/改革開放以來,出口和利用外資一直為中國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兩大核心支柱。二者相輔相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世界經濟重新組合和調整之際,這一組合重新面臨轉型。

  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4月,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870億美元,對外付款1785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收85億美元。與上月相比,三個數據分別環比下降12.66%、10.39%和42.95%,最主要的原因是4月直接投資資金流入出現了明顯減少,規模由3月的71億美元下降至39億美元。進一步分析,4月直接投資項下涉外收入為175億美元,環比下滑近30%。這與商務部公布的4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環比下滑近30%基本吻合。如果再結合之前海關公布的貨物貿易數據分析,4月出口收匯率為83.55%,較3月的90.37%下降了近7個百分點。出口收匯放緩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中國的對外貿易惡化。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學者史晨昱文章表示,雖然單一月度數據解釋力有限,但從當下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而言,這種由加工貿易占據“半壁江山”、以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出口主體的特殊經濟結構,毋庸置疑面臨挑戰。

  一是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對全球直接投資的規模有著一定的抑製作用。美國、歐盟國家鼓勵製造產業回歸;與此同時,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加大了引資政策的優惠力度。

  二是各國經濟合作還會繼續擴大。但擴張的速度和程度將低於上一輪經濟周期水平。根據IMF 4月發布的全球經濟最新展望,2012年與2013年全球經濟增速分別為3.5%與4.1%,低於2010年的5.3%以及2011年的3.9%。

  三是削弱中國在國際市場的主動權和話語權有其客觀必然性。2005年以來,中國經濟力量明顯上升,1998年至2004年間,年均貨物貿易順差僅為427億美元,而2005年至2011年間,年均貨物貿易順差達到2536億美元;1991年至2004年間,年均FDI規模為367億美元,2005年至2011年間,年均FDI規模上升至1649億美元。在該種發展態勢下,針對中國的壁壘增加首當其衝。中國外向型經濟模式的深層次問題可能並不在於雙邊貿易不平衡,而在於中國的地區和全球影響力上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