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且看中國社保黑洞

http://www.CRNTT.com   2012-06-08 11:14:05  


 
  理解這一點對宏觀經濟管理乃至社會政治體制具有深刻意義。例如,當人口再生產模式從傳統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現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轉變,人口老齡化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常態時,將對宏觀經濟、社會、文化、政治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經濟領域,人口老齡化會對儲蓄、稅收、投資與消費、社會福利體系、勞動力市場和產業結構形成衝擊;在社會層面,人口老齡化將對衛生與醫療保障體系提出新的要求,並影響家庭結構、代際關係、住房與遷徙等;在文化與政治上,老齡化不僅會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而且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關係甚至政治力量格局。因此,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公共政策不僅涉及宏觀經濟領域的各項措施,還涉及社會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從而不僅對居民部門產生深刻影響,還將影響企業投資行為、銀行資產負債結構乃至政府債務水平。

  要實現國家資產負債的持續管理,第一步要弄清楚各個經濟部門的負債(包括隱性的、或有的)有哪些?規模有多大?每個部門擁有哪些資產?規模有多大?能不能覆蓋自身的債務?為此,需要建立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能全面反映各經濟部門信息的、具有連續性的國家資產負債表。

  通過國家資產負債表,可以監測某一時點上各經濟部門詳細的資產負債情況,評估每個部門的償債能力、舉債籌資能力,並且發現各部門之間是否存在結構錯配、貨幣錯配以及期限錯配,了解國家內部經濟運行情況及在對外經濟關係中所處的債權或債務地位,發揮“顯微鏡”式的監測功能。不僅如此,還可以在資產負債表存量基礎上引入流量衝擊(例如地方融資平台償債要求、人口老齡化可能造成的額外財政負擔),估算出未來政府負債規模變化趨勢,找出負債超過資產承受範圍的臨界點,從而揭示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及其規模,發揮“望遠鏡”式的預測功能。

  目前,世界經濟仍在動蕩之中,以結構調整為中心的全球經濟再平衡正在進行,中國難以獨善其身。與此同時,與過去30年相比,中國經濟的內部增長條件也正在發生變化。通過觀測未來風險來制定今日的政策,通過國家資產負債的可持續性來保證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日顯重要。因此,有必要將國家資產負債表及其管理能力納入中國宏觀調控體系建設,把宏觀審慎管理放在堅實的基礎之上。(作者工作單位為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