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印應共同和平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2-10-17 10:52:35  


 

  ■ 共同的動力

  中印與世界經濟休戚相關。兩國都憂心於監管不力的金融部門、財政危機、西方國家的經濟衰退,以及發達國家央行濫印鈔票的舉措,正是暴增的貨幣流量造成了世界各地資本流動同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今年3月的金磚五國峰會後發表的《德里宣言》強調了這種憂慮。此外,兩國都擔心,富裕國家可能會隨著製造基地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而轉向貿易保護主義。

  此外,中國和印度都認識到,氣候變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之前及會議期間,中印兩國協調了他們的談判立場,捍衛了一個共同的理念:作為發展中國家,他們無法按西方的要求減少自身的碳排放量。兩國還積極主張,已經完成工業化的富裕國家必須為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埋單。

  中國和印度將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孕育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眾多大河的喜馬拉雅冰川正在融化。中國專家預測,到2050年,中國這一側喜馬拉雅山上的冰雪面積將減少四分之一以上。印度冰川學家賽義德.伊克巴勒.哈斯南(Syed Iqbal Hasnain)估計,在20至30年內,喜馬拉雅冰川將完全消退,使得許多河流只能依賴季節性降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稱,到2035年,印度河、恒河以及雅魯藏布江可能要依靠季節性降雨。中國預計,到2030年,全球變暖將導致本國農業總產值減少5%至10%,引發更多的乾旱、洪水、台風、沙塵暴,並使得受鼠疫威脅的人口增加40%。《經濟學人》援引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報告稱,“印度農業受到的打擊將甚於其他任何國家。到2080年,印度的農業產量預計將下降30%至40%”。

  中國和印度比大多數西方國家更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鑒於此,兩國必須創造性地處理碳排放——中印兩國目前的立場無助於說服富裕國家限制自身碳排放。此外,一些學者最近指出,全球變暖的40%可歸因為黑煤煙顆粒、甲烷、低層大氣臭氧以及工業氣體,而非碳排放。他們認為,中國、印度和美國達成限制這四種污染物的協議,要比限制碳排放的協議更容易實現。全球變暖對河水流量的影響表明,中印兩國必須在水文數據交換以及適應機制方面加深合作,以應對冰川融化的後果。2011年,在中印戰略經濟對話上,兩國同意在能源效率、保護資源、環保以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行合作。鑒於政府在鼓勵替代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上發揮主導作用,因此國家層面的協作才能在這些領域發起並維持合作。雙邊合作的動力是中印日益增長的巨量碳排放將加劇全球變暖,而且氣候變化對兩國的傷害甚於其他任何國家。

  除氣候變化外,還有一個更根本的挑戰:為現代化經濟發展找到一種替代模式。國際能源機構稱,中國在2009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而到2030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將增加兩倍。路透社2011年的一篇新聞報道稱,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費國,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以及食糖的主要消費國”。印度是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費國。印度《經濟時報》稱,印度是世界頭號食糖消費國,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小麥消費國;印度也是全球最大的牛奶消費國,而且牛奶消費量在2010至2030年間將增加一倍。中國和印度的總人口將在2050年攀升到頂峰,達到30億人,假如兩國遵循西方式的工業化道路,那將意味著世界末日的到來。正如印度聖雄甘地的名言所說:“上帝保佑印度絕不會效仿西方的工業化模式,假如擁有3億人口的印度進行類似的經濟剝削,將像蝗蟲一樣把整個世界掠奪得一幹二淨。”

  中印合作的第四個動力是改革全球安全體制。迄今為止,全球安全體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以美國主導的聯盟體系之上的。儘管該體系在確保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了作用,但現實是,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新興大國沒有一個直接參與其中,這一真空造成巨大的不確定性。美國總統奧巴馬領導下的“重返亞洲”旨在重振美國在冷戰期間建立的“中心輻射式”(hub-and-spoke)聯盟體系。其危險還不在於這些新興大國一定會挑戰該體制或是美國,特別是在東亞,而在於這一旨在遏制而非融合的安全體制無法滿足它們新型大國正當的安全利益和要求,儘管它們在世界政治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中國與東亞的安全息息相關,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符合印度的利益。印度政府不希望在潛在的台海衝突或南海衝突中選邊站,也不希望朝鮮擁有核武器。印度政府譴責朝鮮4月13日的火箭發射,並要求朝鮮政府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第1874號決議。遏制中亞、南亞和東南亞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和恐怖分子,巴基斯坦在文官政府領導下恢復穩定,克什米爾問題在沒有外來勢力干預的情況下得到和平解決,這些都符合中國與印度的利益。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國際合作,而這需要更具包容性的區域安全安排。與其他鄰國合作——特別是與美國領導的安全聯盟中的成員國合作——重建地區安全體系,使其適應而非抵觸中印的安全利益,北京與新德里在這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共同立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