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十八大後推進中國改革需要把握好的幾個原則

http://www.CRNTT.com   2012-11-08 09:29:17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易鵬的文章“十八大後推進中國改革需要把握好的幾個原則”,內容如下:

  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是換屆大會,故圍繞中國改革的話題更加聚焦,顯然如何更好地推進中國改革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對於中國是否需要堅持進一步改革這個問題,當前中共黨內以及黨外都沒有太多的分歧。畢竟中國要保持更長時間段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通過改革獲取新的制度紅利。但對於如何改革、選擇哪些作為改革重點、如何設計改革路線圖等等一系列越來越具體的推進改革的問題,各界還存在很多不同的認識。考慮到中國的改革越來越變成一種技術活,推行中國改革需要更多專業性智慧的注入和基本原則的確定,當前推進中國改革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

  首先,推進中國改革必須警惕改革的浪漫主義思想。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到深水區,進入到攻堅期,問題錯綜複雜,利益糾纏不清,改革主體和對象繁多,可以說絕對是一個硬骨頭。改革的浪漫主義容易將問題簡單化、粗暴化,速進化處理,最終使得改革欲速則不達,當年大躍進早就證明是個敗筆。為此要對中國的改革保持一定的耐心,講究策略,選准切入點,穩步推進。

  其次,推進中國改革需要實力、判斷力、魄力的三力結合。推動改革的主體必須要進入自身實力的評估和培育,在有一定實力保證的情況下,才有改革的推動力。從歷史經驗來看,因為實力不夠強推改革的行為,最終不但導致改革遇挫,還會造成最終倒退局面的發生。判斷力是要對改革路徑、方向、內容有準確把握,科學分析,最終能夠做出最大程度的科學、準確的決策,這對決策層和周邊團隊的執政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魄力是在有實力推動,又進行準確判斷的情況下,敢於對改革的阻力進行亮劍,敢於擔當。這三力的結合,才能夠立體性的體現出改革的執行力,最終達到推進中國改革的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