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收入不均與拉動內需

http://www.CRNTT.com   2012-11-22 08:58:25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已經超越了英、法、德、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伴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中國經濟正面臨著多重挑戰,其中主要的兩大挑戰是經濟轉型與收入分配不均。其實,這兩大挑戰根出同源,解決收入不均與擴大內需可以同時實現。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西南財大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文章指出,中國當前收入不均的嚴重程度堪憂。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數據,調研中中國收入最高的10%家庭,其收入占各家庭總收入的比例為57%;收入最高的5%家庭,其收入占各家庭總收入的比例高達44%。而2009年美國收入最高10%的家庭,其收入也只占到總收入的40.6%。其他一些國家該比例更低一些,例如,拉丁美洲國家僅為40%。

  收入不均導致消費不足

  文章分析,收入不均的後果之一是阻礙中國經濟向消費導向型經濟轉型。中國政府意識到了經濟轉型的緊迫性,近幾年陸續出台了大量促進內需的政策,包括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家電下鄉制度以及以舊換新制度等。然而就結果來看,這些政策的效果不甚理想,國內消費占比依然很低,中國家庭儲蓄率依然居高不下。

  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數據,中國家庭高儲蓄率的原因更多在於收入分配的不均。儲蓄絕大部分來自富人,窮人很少儲蓄。根據我們的數據,收入前10%的家庭儲蓄率達60%,儲蓄額占當年家庭總儲蓄的75%;收入前5%的家庭儲蓄率更高達69%,其儲蓄額占家庭總儲蓄額的62%。相比之下,大約50%的中國家庭當年沒有任何儲蓄,收支幾乎相等。因此儲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促進內需的政策效果不甚明顯,就收入分配顯著不均的背景下,有錢人該消費的,都已經消費了,窮人則沒錢進行消費,因此無論什麼刺激消費的政策,如果不增加窮人的收入,則不會產生效果。消費不足、儲蓄率居高不下的背後,都是收入不均在作祟。

  收入分配改革

  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正在廣泛討論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自2004年開始啟動以來,歷時八年,可望在年底出台。目前見諸報端的改革思路大抵是“提低、控高、擴中”,具體內容包含建立健全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等多方面內容。這些方案主要集中於初次分配,比如說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職工工資增長機制等。但存在以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