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新一輪投資大不易

http://www.CRNTT.com   2013-08-16 08:21:22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訊/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指出,新一輪投資與當年4萬億不同。希望不同,否則再過十年,中國經濟不堪設想。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稱,把希望當成現實,忽略中國的實際狀況,是天真而可笑的。每個人都希望投資有回報,地方政府也不例外,但能否有回報取決於諸多因素,絕不僅僅是願望,願望是渺小的,現實是殘酷的。

  此次不同主要是目的不同、手段不同、監管不同。

  目的不同,不是應急,不助力產能過剩行業與高污染行業,而是著眼於經濟結構調整與未來可持續發展。設想一番最美妙的前景,十年以後中國主要城市由高鐵連接,城市群內部有便捷的輕軌地鐵,大城市周邊拱衛著數個甚至數十個衛星城發揮各自的作用,中國不再被產能過剩與嚴重的霧霾糾纏,城市沒有類似於貧民窟的牛皮癬,大多數民眾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日本與韓國相似,韓國與日本的手段是新農村運動,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強力扶持本國市場化的大型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雛形初現,基礎設施大致建成。

  中國的手段則是政府主導下的市場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先生表示,此輪投資是通過增量資金投入,帶動資本的存量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政府不再大包大攬,其資金只是起引導作用,更多的是把投資機會讓給了民間和市場。政府簡政放權,改善服務,加強監管,降低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產要素的成本,而民間力量可以解決資金不足,最終通過效率審計向社會交代。政府不是市場主體,而是規劃與監管主體。

  隨新一輪投資而來的不再是地方政府與國企財力的突飛猛進,而是投資制度、投資主體、投資監管體制的整體改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