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目前有哪些正面因素支撐?

http://www.CRNTT.com   2013-08-27 09:07:05  


經濟複蘇的力度能有多強、時間會持續多久?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訊/7月初,面對因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收緊引發的極度悲觀的市場情緒,我們指出未來在流動性、經濟數據和政策方面可能會給市場帶來驚喜。一個半月後,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情緒確實出現好轉:恒生國企股指數上漲近13%。

  證券時報發表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文章分析,這期間發生了什麼?銀行間市場利率的回落比大多數人預計的更快,實體經濟反彈力度強於市場預期,政府也公布了多項微調措施。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經濟復甦的力度能有多強、時間會持續多久。

  流動性方面,很多人都誤解了新一屆政府的政策意圖——他們認為,6月底的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縮,是政府想要對經濟進行“壓力測試”甚至“釜底抽薪”,以便啟動艱難的改革。事實上,政府反覆強調要保證今年7.5%的增長底線,並且迅速採取行動降低銀行間市場利率、平複市場情緒。市場對流動性條件緩解的反應是正面的。

  經濟增長方面,7月份工業生產表現強於市場預期,伴隨的是進口走強,房屋新開工大幅增長,發電量也出現反彈。我們認為,經濟增長的回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前幾個月信貸強勁擴張的滯後效果,而信貸也幫助推動了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活動復甦,政府出台穩增長微調措施使企業信心增強、前景展望改善也對企業(尤其是原材料行業)補庫存起到了一定作用。

  經濟復甦的力度能有多強、時間會持續多久?這取決於內、外需的強度以及未來的政策走向。在基準情景下,我們預計復甦勢頭將較為溫和。考慮到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歐美經濟僅呈現溫和復甦、以及QE(量化寬鬆)逐漸退出後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預計出口不會出現非常強勁的反彈。內需方面,儘管6月份以後政府放鬆了流動性,預計下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口徑下的廣義信貸增速將較上半年有所放緩、財政政策基調基本保持不變、而企業仍將繼續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因此,我們預計信貸增速的放緩可能會拉低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的投資增速,但其負面影響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出口的復甦所抵消。

  政策方面有什麼變化?在此前的報告中,我們曾指出,如果政府能出台一些措施,能夠在穩定增長和金融部門同時著手解決長期結構性問題,那麼市場信心就有望得到明顯提振。過去幾周政府出台了多項以“穩增長”為重點的微調政策措施,市場反應總體較為積極。其中,關於推進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投資的措施是意料之中的——這短期內有助於促進投資、消化過剩產能(例如鋼鐵等),長期則有助於改善效率、提高生產率(並減少污染排放)。促進信息消費的政策旨在通過放開管制來促進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這看起來也是一個全方位的政策。仔細來看,這一政策可能會先對電信和相關設備投資起到積極影響,但行業管制的放開和消費需求的提升,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實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