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人體質早已不是“小日本”

http://www.CRNTT.com   2014-02-08 10:59:01  


 
  營養結構改善後,日本人身高迅速增長,7-17歲各年齡組平均身高均超過中國學生

  1952年日本還頒布《營養改善法》,厚生省每年要進行國民營養狀況調查。從1950年到1985年,日本國民每日人均鈣質攝取量從270mg增到553mg,動物性蛋白攝取量從17g增到40.1g,而乳製品攝取量從11.7g到116.7g,翻了十倍。營養狀況改善的效果直接反映在了日本人的身高變化上。從1950年到1985年,日本學生的身高經歷了一段增速高峰期,12歲學生的男女平均身高分別增長了14cm和13.6cm,17歲男女學生的平均身高在1985年就分別達到了170.2cm和157.6cm。而根據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報告,1985年中國17歲男女學生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7.5cm和156.9cm,且7-17 歲各年齡組學生平均身高均低於日本同齡學生,平均低4.60cm,其中12-14歲男生和10-12歲女生之間差距最大,而上述年齡段之間的身高差距到2005年都仍然存在。

  改善體質,日本還從發展體育做起,80%的中學男生日均課外運動量在1小時以上

  早在明治時期,日本就開始關注通過體育鍛煉改善青少年體質,並每年進行學生體力監測。二戰後,除增加體育課時外,以"終身體育"為培養目標,日本逐漸建立起學校運動部、體育少年團和地域性體育俱樂部三種形式為主的青少年課外體育活動體系。同期體育場館建設也以學校為主,1990年日本校園體育設施中運動場、體育館和游泳館的設置率就分別達到了96.2%、97.6%和72%。而在日本,體育科目並非升學考試指標,但根據文部省進行的全國體力•運動能力調查,2013年,日本中學生參加運動部和地域性體育俱樂部的男女比例分別為84.9%和59.9%,除體育課以外,日本中學生平均每天運動1小時以上的男生占80.5%,女生占55.6%。

  以東京奧運為契機,日本發起以增強體能為目標的國民運動,全面普及大眾體育

  日本雖然於1961年就頒布了《體育振興法》,為迎接奧運推廣體育鍛煉,但真正讓日本"痛感本民族在體能上落後於世界水準"還是東京奧運之後。1964年12月,日本內閣發表了《增強國民健康和體力對策》,決定發起以增強體力為目標的國民運動,在全國範圍內成立"增進體力國民會議"等聯合機構,重點將體育運動普及到社區和國民當中。全面普及大眾體育的標誌性動作之一就是大力興建公共體育設施,從1969年到1985年,日本公共體育設施的數量增加了5倍,達到平均每2000人就占有一個場館,大眾體育俱樂部達到40. 3萬個,每周至少參與一次體育活動的成人比例在1985年高達7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