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普京打贏了輿論戰

http://www.CRNTT.com   2014-04-22 07:22:04  


 
  克里姆林宮第一步遵循的是這樣一個信條:如果謊言重複的次數足夠多,看上去足夠真,有些人就會相信它是真的。於是,侵占克里米亞的俄羅斯重武裝部隊被說成當地武裝人員。俄羅斯這樣說的時候一本正經,一點都不像是在說謊。類似地,最近烏克蘭東部地區政府大樓被占領,也被俄方發言人說成是自衛行為。這是一個古老而有效的伎倆——由煽動者激起社會動蕩,然後俄羅斯政府就能以“保護”當地民眾為理由出手干預了。

  這種赤裸裸的偽裝在媒體自由的民主國家是行不通的。記者會理所當然地做出自己的判斷。然而,美國與歐洲、以及歐盟內部各政府之間的分歧,導致西方無法做出旗幟鮮明的反駁。歐洲一些領導人希望做出強硬回應,匈牙利總理奧班•維克托(Orbán Viktor)等另一些人則非常崇拜普京的威權民族主義。

  領土爭奪不能阻礙做生意。德國工程公司西門子(Siemens)首席執行官喬•凱瑟爾(Joe Kaeser)就主動成為了這種“現實主義”的代言人。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之後,凱瑟爾親自來到位於莫斯科郊外的俄羅斯總統官邸,拜訪了普京。西門子向俄羅斯出售大量設備,如凱瑟爾對《圖片報》(Bild)所說,“對我們而言,保持對話是長期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歐洲的和平和安全必須排在後面,不能“加塞兒”。

  意大利的對俄政策常常讓人覺得像是由能源企業埃尼(Eni)制定的。從羅馬回來之後,我的感覺是,在馬特奧•倫齊(Matteo Renzi)的中左翼新政府領導下,一切似乎都沒有多大變化。法國防務企業有利潤豐厚的出口合同需要擔心,英國石油(BP)則擔心自己持股俄羅斯能源企業帶來的高額分紅會泡湯。總部位於倫敦的金融機構也擔心業務受影響,這些機構為俄羅斯人洗錢和印刷盧布。還有那些收費高昂的公關公司,比如隨時準備好幫普京改善形象的波特蘭(Portland)。

  排外的右翼黨派對俄羅斯的支持則更加明目張膽。這些黨派有望在下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取得好成績。普京的威權本性和文化保守主義讓這些黨派產生共鳴。匈牙利新納粹主義的尤比克黨(Jobbik)和希臘的金色黎明黨(Golden Dawn)肯定會支持普京。英國獨立黨(UKIP)領袖奈傑爾•法拉奇(Nigel Farage)一直在不加掩飾地表達對這位俄羅斯總統的稱許。法國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領袖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則指責歐盟對待克里米亞問題非常虛偽。

  舊式保守主義“現實主義者”也跟他們站在一邊,不過是出於不同的理由。這些現實主義者對國際關係的看法停留在19世紀。他們認為,儘管在自由派看來或許難以接受,但西方應該僅關注自己狹義上的利益。正如美國一度奉行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一樣,俄羅斯有權對曾經的蘇聯成員國行使“宗主權”。歐盟和北約(Nato)東擴到俄羅斯邊境確實是挑釁之舉。以這種世界觀來看,烏克蘭不過是大國對弈中一枚倒黴的卒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