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企何時能擺脫一審計就驚爆的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14-07-05 11:27:01  


  中評社北京7月5日訊/雖說在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上周13000字的審計報告中,有關國有企業審計的內容不足500字,但“一字值千金”,披露的問題觸目驚心,讓人寢食難安。據這份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的第七部分“國有企業審計情況”,在審計抽查11戶中央企業的791項重大決策事項中,有230項(占29%)決策不規範,造成損失或潛損失134.68億!

  劉家義審計長說,國有企業審計反映出的一個嚴重問題是,“重大事項決策不規範,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損失。”決策不按規範出牌,花錢大手大腳,幾乎是國企的通病,這在此次被審計抽查的中國煙草總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等11戶中央企業中尤為突出。

  上海證券報發表財經評論人蔡恩澤文章表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0年6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意見》。“三重一大”,是指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的使用,必須經集體討論做出決定。可至今仍有不少國企罔顧“三重一大”決策程序。比如,審計報告這次直接點名批評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油氣開發、併購重組、國有資產處置等過程中,一些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甚至與民營企業或個人串通牟取私利。現在一些國企項目,不是建立在縝密的可行性研究論證上,而是建立在企業領導人特別是一把手心血來潮上,拍腦袋決策,倉促上馬,結果造成國有資產打水漂。也有的雖說作了可行性研究論證,但研究不深入,論證不科學,同樣受到市場懲罰。

  此次審計發現,國企違規投資、違規招標資金動輒數百億,像大唐集團違規投資非主業涉及304億,中石油所屬9家單位違規招標涉及總額260億;華潤集團違規招標涉及資金117億;華潤集團及部分所屬單位公款列支高爾夫球消費支出211萬元;中冶集團用地2500畝違規建高爾夫球場;中冶、大唐旗下企業還存在向民企輸送利益等嚴重違規問題。大唐國際借給民企20億元買礦,次年花40億高價回購。中冶集團與民營企業共建公司,投資77億,損失72億。中石油2萬畝農地無償給職工持股公司養魚。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