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航MH17空難,荷蘭人的激動與克制

http://www.CRNTT.com   2014-07-23 10:04:58  


 
  但這僅僅是問題的一面:魯特首相並非不曾“激動”:據多家國際傳媒報道稱,7月19日晚,這位荷蘭首相打電話給俄羅斯總統普京,言辭激烈地要求俄羅斯“承擔起責任”,確保國際調查不會受到任何干擾,且態度鮮明地表示“這是俄羅斯的義務”。 

  悲劇發生至今已過去多日,儘管當事各方均表示“支持國際調查”,7月19日基輔當局和親俄民兵甚至達成建立“安全區”以便調查的協議,但事實上國際調查進展並不順利,甚至受到形形色色的誤導和阻撓,很顯然,國際調查一天不能順利展開,事實真相就一天得不到澄清,責任人也就一天得不到界定,398條無辜冤魂,更一天得不到安息。 

  在事實真相大白前,應避免就事件起因、性質、責任作主觀臆測和“陰謀論”聯想,更不應基於這些臆測和聯想,對特定國家、民族作“無差別攻擊”和有罪推定,在這方面,荷蘭人的克制令人稱道。為了早日讓真相大白,眼下應採取一切手段、盡一切努力,去消除橫亘在國際調查面前的種種阻撓、障礙和干擾,將“發力”的關鍵點,落在推動國際調查的落實、而非宣洩憤怒情緒上。(作者:陶短房  來源:新京報2014-07-21 11:06:24)

鏈接:荷蘭民眾克制應對最大空難 鮮有人發出偏激言論

  2014年07月21日02:39 新京報  

  MH17航班上共載298人,其中荷蘭籍乘客達192人。在這起史上最大空難面前,儘管荷蘭全國都沉浸在悲痛中,但無論是在媒體還是社交媒體上,很少有人發出針對某國或某國人民的仇恨言論。政府一方面全力搜集遇難者信息,安撫遇難者家屬,同時不斷施壓俄羅斯和烏克蘭,要求盡早展開調查,讓遇難者遺體回家。

  【首相】

  要求俄保證調查順利

  當地時間19日下午,海牙一場新聞發布會到了預定時間,荷蘭首相呂特還沒有出現。直到17點55分,新聞發布會才正式開始。

  對於遲到原因,呂特向記者解釋說,他剛剛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過電話進行了一次“非常激烈”的交談。呂特表示,他希望普京能夠對烏克蘭親俄民間武裝施加影響,讓馬航MH17空難調查人員順利進入,也讓那些殞命烏克蘭的荷蘭乘客早日歸鄉。

  從空難發生到19日,三天時間內,呂特發布了三次聲明。從最初因為情況不明而保持冷靜克制,到後來調查遇阻、乘客遺體得到“無禮”對待,呂特的態度越來越強烈。

  17日空難發生時,呂特正在德國休假。空難發生後,他結束休假趕回國內召開緊急會議應對。在空難發生後的第一份聲明中,呂特保持了理性和克制。他說,事故原因、現場情況和機上人員情況並不清楚。因此,他不會做預先猜測,“我們的心,與遇難者的親朋同在。”

  18日,呂特在聲明中說,當前最重要的是趕緊查明事故的真相。他致電普京,期望俄羅斯能夠保證調查順利進行。

  19日,前去現場的調查人員遇到了烏民間武裝的攔阻,還有消息稱,遇難者的遺體“被拖拽”,有的遺體已經開始腐爛。這令呂特感到焦急。

  在和普京的通話中,呂特強調普京還有“最後機會”向世界表明他有良好意願,願意擔負起救援責任。“我想看到調查人員不受阻礙地進入飛機殘骸現場,遇難者的遺體能夠早日回家。這是我們現在的頭等大事。”呂特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