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若在中東取代美國 需付代價不會比美國少

http://www.CRNTT.com   2014-08-17 11:18:19  


 
  問:至今你還認為美國應該在亞洲共同分享權力嗎?

  懷特:是的,我依然這麼認為,但我認為只有當中美兩國都準備好接受對方在亞洲地區持續扮演重要角色的時候,兩國才有可能在未來和平共處。而這意味著它們需要找到一種分享權力的相處模式。最近的東海和南海衝突需要地區各國密切合作。憑我的直覺來看,中美兩國應該會願意與亞洲其他小國合作,從而保持穩定的中美關係。

  問:中國和越南最近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其緊張程度有點出乎人們的預料。

  懷特:的確,在過去幾周裡,中國和越南之間的局勢十分緊張,不僅涉及兩國的領土爭端,更有可能觸發地區戰略競賽的升級。

  到目前為止,考慮到中越兩國複雜的歷史以及美國與越南的淵源,我認為儘管中越的合作意願很重要,但這並不代表兩國可以通過雙邊途徑解決好這一問題。

  解決中越兩國困境的核心是探索出地區邊界問題的戰略解決方案。眾所周知,美國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表達對越南對華領土訴求方面的一定程度的支持。儘管美國並沒有直接捲入這些領土爭端,但在中國與菲律賓和日本的爭端中都支持與中國發生衝突的一方,這些都體現了一個日益強大的海上中國挑戰美國傳統主宰地位的結構性矛盾。

  危險的是,美國對中國的挑戰做出過於激烈的回應。美國積極與越南、菲律賓和日本合作共擔風險——美國擔心中國會將其擠出亞洲。對中國來說,當然會感覺美國在遏制自己。中美雙方對對方的錯誤認知將會使雙方所冒的風險升級。

  問:不過,美國在亞洲的盟友似乎在抱怨。他們認為,美國只能從言語上支持亞洲國家,而未從行動上予以支持?

  懷特:這是危險之一。美國一直以來都在對與中國發生衝突的鄰國們進行強烈的言論支持,這讓局面很尷尬。

  我們回頭看,從希拉里?克林頓在2010年河內東盟會議上的發言,到貝拉克?奧巴馬在堪培拉的私人談話和他上個月在東京與馬尼拉的強烈表態,這一系列的發言已經成為美國對盟國表示支持的一種形式,但我覺得美國並沒有想好應該怎麼做。

  奧巴馬說過,如果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發生衝突,美國將會按照《日美安保條約》,出動海上力量支援日本。或者像希拉里曾說的,美國在南中國海有重要利益關切,將會按照《美菲軍事協議》 給予菲律賓支持。但對於奧巴馬來說,真正的問題是到底怎麼做。美國真的願意為支持菲律賓的領土聲索而冒險和中國進行海軍對抗嗎?這不是不可能,但我的意思是,對於美國來說,與中國發生衝突是一件經濟上和戰略上都損失巨大的悲劇性結果。

  而如果當中國周邊海域發生領土或海洋衝突時,美國不支持日本、菲律賓或者越南,美國在亞洲的信用就會降低。

  因此,美國發現自己面臨一個雙重困境:要麼竭力避免與中國發生戰爭或者在戰爭中支持與中國發生衝突的一方,要麼只能接受因中國擴張而在西太平洋地位下降的局面。這可能是每一位美國總統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美國總統明白與中國開戰不僅十分危險,同時將付出巨大代價,而且還很有可能得不到民眾的支持。而如果選擇竭力避免與中國直接衝突,對於奧巴馬個人來說將會付出毀滅性代價,因為如果他不兌現自己的諾言,在西太平洋地區全力支持盟友,他個人和美國的國家信譽都會打折扣。

  所以,我的觀點是,美國如今面臨一個真正的困境,它既不會全部退出亞洲,也不能承受與中國開戰。對於未來的亞洲秩序,中美有截然不同的規劃和設計。美國希望延續過去四十年裡一直保持的霸主地位,希望東亞秩序不要有任何改變,而中國則期待一種新型權力關係,求新,求異,求變。

  在我看來,中國不遺餘力地在海洋問題上向日本、菲律賓和越南施壓,實際在拓展中國在這一地區的權力空間。中國對美國施壓的方式是試探美國是否在危機發生時支持盟友,如果美國沒有用符合預期的方式給予盟友最大的支持,中國的權力邊界便得以擴展,並重新界定。

  一股顛覆性的權力重新分配的浪潮正在席捲亞洲,無論是對中國還是美國,其實都是一個難以應對的局勢,他們面對的風險不會輕易減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