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需系統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14-12-07 10:45:18  


 
  構建與加快自貿區建設相適應的談判體制和評估體制

  文章提出,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加快自貿區建設,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當前,全球範圍內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標準不斷提高,商簽自貿區呈高水平、高標準態勢。中國與世界經濟體商簽自貿區的談判過程中,談判必然會涵蓋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投資領域開放等諸多領域,會涉及很多行業和很多部門,需要構築統籌國家全局利益的自貿區協定談判的科學體制。

  構建科學的自貿區談判體制,從國家發展大局出發,不僅要充分考慮到商簽自貿區帶來的收益、不利影響,還要兼顧當前與未來的各種影響,還要協調平衡各部門、各行業利益。為客觀、公正分析與某經濟體商簽自貿區帶來的影響,需要建立科學的第三方評估機制,並且要形成常態化機制。

  構建開放型經濟的安全管理體制

  文章指出,一是適應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要求,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安全管理體制。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策部署,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外資准入限制。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實行外資准入前國民待遇,需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構建開放型經濟的安全管理體制,把握好底線,確保經濟、社會、文化等安全。目前,中國已是重要的投資大國,在全世界範圍內180多個國家(地區)進行對外投資。

  二是建立和完善保障對外投資安全的管理體制。今後,隨著企業對外投資不斷增多,需要進一步增強企業對外投資安全、中國公民在國外的人身、合法財產安全,為擴大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是盡可能避免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帶來的負外部性。中國市場規模大,能為世界發展提供較多的機遇,但需要充分考慮中國規模因素對世界市場的影響,盡可能避免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帶來的負外部性,尤其需要充分考慮中國規模因素影響世界市場進而又影響自己等等,提前做好防範和戰略選擇。

  未來,中國應積極承擔與實力相匹配的國際責任,主動提供更多的國際公共品;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維護中國以及發展中國家利益。另一方面,鼓勵“走出去”的企業更加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投資目的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