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盤西化與日本的“戰爭”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15-01-12 10:54:26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訊/學者謝韞近日撰文《全盤西化與日本的“戰爭”思維》指出,為了建立一個和平美好的新世界,就必須對19世紀以來支配著殖民主義行徑的那些價值觀進行徹底的批判和反省。

  在世界局勢跌宕起伏的今天,我們要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避免“亂花飛渡迷人眼”,關鍵在於能夠抓住國際政治問題的要害。

  美國已經不是當年的美國,它戰線過長,不得不讓日本當它的“槍頭”。中國與美日之間,圍繞著東亞和西南太平洋“再平衡”的博弈,包括“文攻”和“武衛”兩個方面。在這兩個方面中,究竟哪一個是本呢?對於美日來說,“文攻”是本,價值觀外交、爭奪話語權、利用“普適價值”在國際舞台上孤立中國是本,所謂以“戰術被動換取戰略主動”。

  對中國來說,對於美日所兜售的價值觀的剖析遠不夠有力,對於日本軍國主義、美日霸權主義意識形態的鬥爭,遠沒有形成思想、輿論上的瓦解力量,必須承認,這還是我們的弱項,長此以往,則會影響我們將戰術之主動,轉變為戰略上的主動。

  而美國的如意算盤有一個致命的盲區,就是日本。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美國最不了解(但美國卻自以為最了解)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日本政治的危險性

  明治維新後,日本保持了以武士和特權精英為主體的政治體制,這種從統治者“家臣”中發展出的武士政治具有鮮明的二重性,一方面是“事大主義”,即追隨強權,另一方面則是“下克上”,即投機主義。“事大主義”和“投機主義”的結合,正是日本政治的危險之所在。

  近代以來,日本從未實現過真正的獨立自主。自1872年起至1911年為止,明治政府在近40年的交涉後,最終在表面上廢除了江戶幕府與英美法荷等西方列強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但實際上,日本能夠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這是通過做列強的“打手”來實現的,例如,正是為了鼓勵日本在亞洲牽制中國和俄國,1902年和1905年英國才兩次制定《英日同盟協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