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洲多元文化政策的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5-01-13 10:58:51  


 
  法國對移民政策明顯收緊

  但是在法國,多元文化政策在執行層面大打折扣。前幾年的一項調查顯示,92%的法國人認為法國普遍存在種族主義,僅有不到10%的人表示可與移民和睦相處。這方面最直接的表現是“國民陣線”的崛起。國民陣線代表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潮,煽動排外情緒,反對多元文化。“零移民”是勒龐的目標。“國民陣線”自1972年創立以來,支持率節節上升。9·11之後,法國對移民特別是穆斯林的政策明顯收緊。2003年,法國總統希拉克頒布法律,不允許公立學校內出現任何宗教性標誌物,比如伊斯蘭頭巾。

  而對於二代移民來說,和只知埋頭苦幹的父輩不同,他們接受的是主張自由、平等的歐洲教育,希望融入法國社會,與當地同齡人享有平等的權利,但膚色、語言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又讓這種融入不是那麼容易,而且顯然,他們也不可能回到父輩的母國。這樣一種認同危機和個人遭遇上的無能為力,就成了極端化最有利的溫床。

  《查理周刊》襲擊事件之後,很多法國人在支持言論自由之餘,也在反思對穆斯林的態度和政策。但應該看到,這一問題解決起來非常複雜。在歐洲,英國的多元文化政策更為徹底,穆斯林女生可佩戴不與校服顔色相衝突的頭巾,英國部隊的穆斯林現役軍人可保留短胡須,部隊還為穆斯林官兵開設禮拜室和清真灶,英國的穆斯林女警察和警官還可戴上專為她們設計的頭巾值勤。但這些措施並沒有能防止2013年5月兩名士兵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一名穆斯林二代移民殺害的惡性事件。挪威一直被認為是種族融合的典範,但2011年同樣發生了布雷維克槍殺77人的事件。

  顯然,在這一問題上,歐洲各國面臨著輕不得也重不得的困境。自2011年以來,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多國領導人都宣布了多元文化政策的失敗,但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辦法,答案顯然並不容易找。

  作者:趙靈敏(專欄作家) 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