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激辯電商稅:地方想征,中央說不

http://www.CRNTT.com   2015-05-15 15:49:02  


 
  一位要求匿名的淘寶賣家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目前一個淘寶賣家如果要活得比較好,一個月至少要有6萬元的銷售額,不少賣家能有50%左右的毛利,一個月的毛利是3萬元左右。但要做到這個銷售額,一般得雇來一兩個人,成本得要一萬多,剩下的一萬出頭歸自己。如果還要征稅的話,他說自己的利潤就所剩無幾了,還不如把店關了去上班做個白領省心。

  尤其是那些收入主要靠快遞費賺錢的賣家,他們的商品價格很低,但不包郵,通過賺取買家和快遞公司之間的差價來獲得利潤。一旦對這些賣家征稅,他們的利潤就沒了。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每個C2C模式下的賣家都表示,他們不願意被征稅,即便要征稅,他們希望能提高起征點。

緩征少征只是權宜之計

  從國內外的情況來看,最想對電商征稅的往往是地方政府,以及綫下零售巨頭。比如美國的沃爾瑪和百思買以及中國的蘇寧。

  中國很多地方政府早就盯上了電商這塊稅收蛋糕。馬雲就曾說過,中國很多稅務機關,每天的工作就是盯著電商網站,看看哪個賣家的產品賣得好,然後去查一查這個賣家的稅務問題。

  現在很多天貓的商戶都要向當地的國稅部門進行網店銷售額的申報,一旦你申報數額過低,稅務部門可能會約談你。

  2011年6月,武漢市國稅局對一家名為“我的百分之一”淘寶網店開出全國首張個人網店稅單,征收其2010年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滯納金,共計430.79萬元。而且在武漢的淘寶皇冠級以上網店都納入到該市稅收征管範圍。

  其實美國也是一樣。最早的時候是聯邦政府禁止對電商收稅,但隨著電商的做大,衝擊了當地的綫下零售業,一些州政府開始主張對電商尤其是跨州電商征稅。

  加州通過一番努力,終於使亞馬遜等電子零售商開始代征銷售稅,并通過一項要求征收網上銷售稅的法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