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中韓FTA生效 影響兩岸經貿

http://www.CRNTT.com   2016-01-13 00:09:15  


 
  更值得注意的是,依據2014年7月中韓領袖在“聯合聲明”中建立“擴大面向未來的戰略性經貿和產業合作”的共識,中國工信部已經和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共同簽署“產業合作諒解備忘錄”,合作領域涉及工業政策、節能減排、汽車、鋼鐵、船舶和海洋工程設備、機械、新材料、石化、IT製造等多個方面。

  同時,中韓“充實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行動計劃”更進一步提出建立中韓資訊通信合作部級戰略對話;推動兩國研究機構和企業之間就培育未來移動通信技術,特別是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及新業務合作;加強新材料、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技術合作;鼓勵雙方共建企業合作創新中心;加強環境友好型城市、智慧城市相關資訊共享及示範專案等可持續城市開發領域合作等。這些產業合作不但將使韓國企業增加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而中韓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合作勢必將提升其中韓產業在未來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而將對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的地位產生深層的影響,不能不予以注意。

  結論:台灣參與區域經濟的迫切性與變數

  中韓FTA使韓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增至13個,涉及國家增至50個,韓國的“FTA經濟領土”(指與韓國簽署FTA的國家GDP總和在全球GDP中所佔的比重)規模上升至全球第二,顯示韓國產業的全球市場網絡已經涵蓋主要市場,其對台灣的影響將是全面的挑戰。最近工業總會發佈的“2014年出口障礙調查報告”顯示,受限於台灣未與主要貿易國簽定FTA,韓國產品在東協、歐盟、美國乃至於中南美洲市場比台灣更具競爭力等,尤其顯示台商面對的競爭壓力已經明顯,台灣人不應視而不見。

  特別是中韓FTA不但將促進中日韓FTA的發展,將進一步成為使RCE談判加速的催化劑,這些趨勢對高度依賴亞洲市場的台灣而言,將是極度嚴重的威脅。換言之,在亞太區域整合的加快進展的情況下,台灣將面對如何參與RCEP與TPP談判的準備時間壓力、經貿法規的調整壓力,以及兩岸經貿開放與兩岸政治對話的壓力的三重壓力。

  其中,除了如何處理美國所要求的骨髓、血管、頭骨肉、面頰肉、食道肌與牛油等六項美加牛雜碎進口,以及豬肉進口等敏感問題,將是台灣能否有效爭取參與TPP談判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