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民進黨如何打開與大陸正常交往門

http://www.CRNTT.com   2016-03-21 00:20:11  


 
  在這種氛圍下,“換黨做做看”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可以這麼說,台灣民眾這次選擇民進黨,並不是民進黨此前做得有多好,做出過甚麼政績可以讓台灣民眾滿意與放心,而是“國民黨不行,就讓民進黨試試”的大眾心理使民進黨勝選。近年來台灣多家民意調查機構多項民調結果顯示,儘管執政當局的滿意度一直低迷以及國民黨的支持度不斷下降,但並不相應帶來民進黨的支持度大幅上升。此次蔡英文雖大勝朱立倫300萬票,但得票數只比2012年增長80萬票,佔選民總數僅約4%,這說明台灣民眾對民進黨並非十分欣賞,只是因為它畢竟是國民黨之外的一個選擇。這是一個事實,民進黨對此應該要有清醒的認識。

  台灣經濟要改善或者避免惡化  離不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選前多數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認為下一屆領導人最應該優先處理的問題是改善經濟狀況。可以說,民眾對此有很高的期待,希望“換黨做做看”、“換人做做看”能夠給他們帶來新的希望。然而,期望越大,可能失望越大。而且由於這次民進黨是行政、立法都贏得主導權,將“全面執政”,也就意味著必須“全面負責”,未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民進黨執政後台灣經濟未能起色甚至比原先還惡化,那麼選民與選舉勝利者之間的蜜月期不會太久,屆時民眾的失望與指責將排山倒海而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史鑒斑斑。

  然而,提振台灣經濟談何容易,要使台灣民眾立即“有感”更是難上加難。這次選前政見辯論會上,蔡英文面對競選對手提出給工薪階層加薪的主張,並未競相加價而是一再強調加薪不可行,但人們對2012年蔡英文在“總統”競選時也開出加薪的政見支票還記憶猶新。為甚麼有此變化?因為這次蔡英文已經篤定勝選,競選時她已經以准執政者的心態面對這些經濟問題,“當家即知柴米貴”,她深知執政後兌現不了這些支票批評聲將如潮而至。

  應該說,蔡英文對今後如何發展台灣經濟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論述,這從其競選期間推出的系列經濟主張中可看出,儘管其中帶有較多的攻擊對手成分。蔡英文認為台灣經濟的核心挑戰是經濟發展模式問題,開出的主要藥方之一是兼顧出口與發展內需。在改善出口環境上,蔡英文認為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TPP)是台灣不容錯出的機會。然而,台灣必須與TPP每一個成員國都達成協議方可加入,而這12個成員國中多數以中國大陸為最大貿易夥伴,兩岸關係若能繼續平穩發展,對台灣今後推動相關雙邊談判是十分有益的;事實上,中國大陸有極大發言權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ECP)以東亞經濟體為主,佔台灣貿易總額約六成,遠超TPP,對台灣經濟發展更為重要,兩岸若能排除政治上的障礙,台灣加入RECP並非不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